怎样更好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

2019-09-10 07:22孙杨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有机整合。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信息技术可以更生动形象的将课程呈现出来,既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的同时还提高课堂效率。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学好或教好数学课程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实质性地成为数学课程教与学的必要工具。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一、利用现代技术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兴趣就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大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时,那么他对事物的追求对事物的动力、好奇就不言而喻。那么我们怎么能更好的激发孩子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们不光备好课还要备好学生,了解孩子们的心态、喜好,有机的结合信息技术,可以将课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当我们讲到圆、立体几何、对称图形、旋转等等问题时,发挥信息技术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方面的优势,使数学研究、学习的方法从原来的纸笔加思维的模式发展到计算机加思維的模式,更有利于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全面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我们通过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正是对激励、唤醒、鼓舞的这一教学艺术的诠释。在教学中创设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激活其思维的情境,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能让教学形式有趣、新颖,生动形象,从而萌发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很多男同学会对篮球感兴趣,在教九年级《抛物线》一课时,学生对抛物线的认知就是一条光滑的曲线,但我们利用多媒体播放火箭队和湖人队的一场比赛,展示出篮球运动员姚明投篮时篮球的运动轨迹,学生就会对抛物线有更直观的认识。由于用电脑演示,手段新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更明显。这样乘胜前进,引导学生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迅速调度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使学生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二、改变传统的模式

要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师生讨论,利用现代技术可以将孩子们领进计算机室,告诉孩子们数值做出来函数图形找寻规律;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孩子们到讲台前面来演示,合理利用小组合作调动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热情,让每个孩子参与进来,对于新时代教学手段孩子们感觉课堂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不失传统的教学目的。变“听数学”为“做数学”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真切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是一种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的工具,它丰富和扩展了数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三、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1.教师不能流于形式,要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信息技术的介入应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灵活的应变能力,严谨的求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些都要靠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靠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时代而脱离课堂重难点,不能追求形式,为了整合而整合,要恰当的安排课程,做到最有效的结合。课堂教学必须从教学的目标和技术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保证数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适时采用,讲求必要性、适度性、实效性。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不求时髦,但求实用课件的运用应整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针对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培养目的的数学教学,课件中存储内容要精练,画面要简洁,讲解和推导应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为帮助解决数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理解抽象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数学思想,我们认为,应根据数学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将课件设计成一些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让老师能按自己组织教材需要,针对各自不同教学思路,灵活调用各模块里的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3.网络电子教室应成为数学教育的理想场所在人手一机的网络教室,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研究问题,在网络中查找数学资料,形成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模式。

总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把学习数学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直接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更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7.

[2]侯立伟.信息技术利于数学实验的开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

[3]郑芳.教育信息化及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J].信息技术教育,2006,(4).

作者简介

孙杨,32岁,男,本科学历,一级教师,2017年双台子区优秀青年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