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策略的训练方法探讨

2019-09-10 07:22林庆海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解题思维解题方法高中物理

林庆海

◆摘 要:相比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拥有极高的理论性以及实用性,不少同学进行学习之时都感到力不从心,尽管教师花费不少思想对课堂教学加以设计,然而学生的考试成绩依然差强人意。学生之所以会发生此种情况,是因其对在物理问题有关思考路径以及应用公式方面存在很多错误,所以学习物理知识期间需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加以重点掌握。所以,文章旨在对高中物理科目解题方法和思维具体应用展开分析以及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思维;解题方法

高中物理在现行的理科教学中,常常使学生头痛,主要原因是:高中物理所学内容从古代到近代,可以说点多、面广、理深,重在定量分析与计算、矢量运算性较强。基于高中物理难度增大,系统性和逻辑性更强,学生如果单纯的对相关知识和公式进行死记硬背,想要学好物理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具备良好的解题能力,才能够更好的进行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因为从能力要求方面,包含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审题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及数、形、图转化能力等等。面对这样一门课,没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消极情绪,自卑、怯弱、逆反、放弃等不良现象是常有的事,教师就要正确对待,分析各类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及时有目的性矫正心态和方法,使学生以健康、饱满的心理迎接每天新的学习。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由于临近高考,促使每位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若没有养成良好的物理解题思维,可能会降低解题效率。因此,教师需要灵活地串联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将各类理论以进行技术总结,借助不同的解题策略,解决解题困难、无从下手的现象。教师可以拓展针对性的物理训练,让学生进行高效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解题效率,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水平。

一、临界值法的应用

临界值法主要应用了数学中极值、最值的基本思路,分析各物理问题临界点,将其转化为不等式或二次函数的内容,以此解决多元化的物理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力学、运动学的解题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临界点”的实际状态,即瞬间的状态,例如临界速度、临界能量的转化情况等等,帮助学生快速地面对这方面的物理难题。

例1.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恰好能放在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的圆弧槽中,球半径OA与水平方向夹角为。现用一个水平力拉圆弧槽,使它在动摩擦因数为的水平面上运动。为保证球不离开圆弧槽,F的最大值不能超过多大?

上面式子中[α]是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解此方程组可得[α=gcotα]。从此式中,不难发现随着加速度[α]的不断增大,[α]角将不断减小,F的作用点也不断左移。当移到A点时,[α=θ],[α]角最小,这时的加速度轨迹就是球离不离弧槽的最大加速度,即[α=gcotθ]。若圆弧槽的加速度超过这个数值,则球不能与圆弧槽同步做加速运动,将要以A点为支点翻转而脱离圆弧槽了。所以,此题的临界状态就是圆弧槽对球的支持力的作用点移到了A,球的加速度也就是整体的加速度为的状态。

二、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该方法的主体思路是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化为容易理解的物理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利用该模型解决复杂的问题。从实践的角度说,该方法能够开阔学生的物理思维,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形象的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积极意义。

例如《平抛运动》的复习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讲述平抛运动的基本原理,并向学生讲述该方面的问题可以等效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两种运动模式的组合型运动。在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提出等效的思路,让学生在氛围中感受等效的作用。此时,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平抛运动的基本原理,运用图像讲述几种基本定理的组合模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积极意义。又如有关小球在带电场强的运用问题中,教师则需引导学生将其电学问题等效为动力学问题,利用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模型,实现这方面问题的解决。最后,教师需要强调该方法的实际作用,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感受不同物理理论的等效思路,从而逐渐养成“化繁为简”的核心意识。

三、图像法的应用

图像法多用于现阶段的高中学习当中,且该方法能够更为直观地表现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函数图像内容、几何图像内容展现物理的内在规律,简化了诸多难以理解、较为深奥的物理性问题。利用该方法,学生可以潜移默化的发现自身的学习漏洞,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有积极意义。例如人教版《行星的运动》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行星的运动图像,在图像中标识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图像中认知该方面的物理理论。随后,教师需要对这方面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养成会用图的基本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物理教师应该立足新课改的要求,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认知多元化解题方法的作用,进而养成自主思维的好习惯。同时,教师需要使用不同的物理例题,结合各类方法进行综合性拓展,提高学生物理理论的运用技巧,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微.关于高中物理解题策略的方法训练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5).

[2]刘玉中,任小超,程福华.高中物理解题的元认知水平及其训练方法探讨[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7(5).

[3]温渡.创设活动情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學教学参考,2011(5).

猜你喜欢
解题思维解题方法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能力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方法举例探索
排列组合的几种解题方法分析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