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9-09-10 02:25刘云霞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小组合作初中

刘云霞

◆摘 要:小組合作学习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自由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学习难度也会有所下降。正是如此,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中受到师生广泛青睐。很多初中英语教师也将这种教学模式引进课堂,试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然而,由于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够透彻、把握不到位,导致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优化教学效益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问题;应对策略

一、前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可以锻炼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给所有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让英语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这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论述。

二、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搭配不合理

合理的人员搭配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者为了图方便,直接将座位排在一起的学生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小组。这种情况不利于组内成员的互动,也不利于外部良性竞争环境的构建,对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造成一定阻碍。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性格活泼、成绩好的学生经常畅所欲言,而性格内向、成绩差的学生经常选择沉默。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个别学生的“独角戏”,难以形成真正的组内合作。由于学生参与程度不一,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也并未得到有效发挥。

(三)教师干预不合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主要是辅助和引导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就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普遍存在干预不合理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教师“袖手旁观”。这类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学习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所以自己不应当干预,所以采取放养策略。另外一种则完全相反,教师存在干预过多的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一旦教师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倾向,或者在探讨问题的时候存在个别错误,就立即指出来并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被凸显出来。

三、改善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搭配小组成员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引导学生相互配合与合作,从而实现共同提升。所以,在小组成员分配上,教师应当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首先,教师可以依据1/4优等生、1/2中等生、1/4学困生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然后,教师再以1个学困生、2个中等生、1个学优生的方式组成一个4人小组。这样,每个小组的整体学习水平基本上相等,组内成员之间英语素养各有差别。这样的分配方式既可以确保组内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共同提升,又有利于营造良性的外部竞争环境,从而调动每个小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明确小组成员职责

除了明确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还要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这样可以避免有的小组成员侃侃而谈,而有的成员一言不发情况的发生。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实际,对小组成员的职责进行明确。例如,教师可以对每一个小组成员内的回答顺序进行明确。譬如,先由学困生发言,然后中等生指出学困生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补充。接着再由学优生发言,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补充,最后四个人一起进行交流。例如,在学习“How d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get to school?”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学习任务:“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ay North American students and Japanese students go to school?”“How do Chinese students go to school?”等,然后先让学困生回答,再依次由中等生和学优生补充、完善。这样职责明确的分工合作,既让学困生有表现的机会,也让学优生和中等生在指导和补充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知识,从而实现共同提升。

(三)教师做好角色定位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给予学生恰当、到位的服务。无论是干预过少还是过多,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在笔者看来,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帮助。例如,在小组成员之间发生争执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参与进去,不要批评任何一个学生,反而对他们的探究精神予以肯定和表扬。然后再和学生一起分析争执的根源,再以此为载体展开探讨,帮助学生化解争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又如,在学生的讨论陷入“无计可施”的局面时,即小组成员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解决问题、突破困境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参与其中,予以学生适当的暗示和帮助,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四、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是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机会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点点进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这为教学目标审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找到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明亮.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培养与探究——浅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J].学周刊,2012(16):153.

[2]张健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99-100.

[3]叶海深.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0):100-133.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小组合作初中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作文评改“五步曲”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