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2:55杨明祥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杨明祥

◆摘 要:初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它已不再只是一门培养学生基础人文素养、培养语文基础技能的学科,而是一门关系到学生树立目标、提高精神涵养的学科。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探讨的关键问题和主要任务。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时期,我们期待通过在教学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之下借助课堂创新改革以达到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为了迎接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挑战和机遇,基础教育更应当紧跟时代步伐,贯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教育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一、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在推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下,教学模式的转变已取得一些成就,许多课堂由传统的“一讲到底”转变为更多具有活力的课堂模式,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多种多样的课堂模式,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有不同的侧重点,特别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存在很大的空缺。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能力考查模式的影响,教学重心更大程度的放到了考试成绩突破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应对考试,这样的学习过程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不仅做不到创新突破,连基本的独立思考都会成为难题。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是不够的,重视程度也是远远不足的。

二、实现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提高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教师的意识与观念要转变。只有教师足够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动性实施,改革与创新才有不竭的动力,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首先就应当在教师的心中明确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让老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重视起来,才能落实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老师应给予学生创新教育最大程度的关注,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对创新能力培养有优势的学习方法。

2.改变教学方式

改变教学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引导学生对创新能力进行探索,给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活跃的展现空间,给学生更大包容度的发展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步骤。如何做到有效的改变,有三个重要的关键点。

第一,要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破除传统的“你说我听”模式,拒绝教师主体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要将更多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間,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利于学生的想象力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明确,没有“标准答案”或者“正确答案”,更多应当是有见地、有思考的独立思考的答案。

第二,要从兴趣出发,应用多媒体,增加趣味性。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语文课堂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关键的一步。课堂的内容不应该只是拘泥于课本,我们应当充分运用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信息更新快,视野宽阔等特点,打开初中语文教学的视野,引入除书本知识外丰富的课外知识。新鲜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大驱动力。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够让课本内容有更为生动的表达,还能丰富课堂模式,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养成多元的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要以过程为本,实现资源共享。明确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树立“过程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突出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实践与对比收获,这能够帮助同学积累更坚固的知识、实践、经验堡垒,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想象力的搭建平台。同时,应当鼓励资源共享,通过促进学生互相之间的经验交流,进行知识的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也能为学生的创造多角度的思考方式,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三、营造利于学生培养和锻炼创新能力的学习氛围

第一,要增强互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否活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进行足够的、恰当的互动,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能够让课堂气氛更加的轻松,也能给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学生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给出自己的思考答案。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保护,创新的空间也得到了最大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活力,克服了依赖的学习心理,也给了学生锻炼的机会。同学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小组学习、小组合作、小组交流、小组展示等方式进行。同学之间的互动能够促进相互的优势互补,走出自己的局限,进行新奇思想的碰撞。交流和合作能够创造友好健康的竞争环境,有利于良性的创新能力培养氛围的形成。

第二,要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辩证思考。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前提,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提前进行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思维不受条框的约束,保护想象力的活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批判性的辩证思考,营造课堂上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氛围,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讨论、质疑,才能有不断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这种轻松、活跃的氛围,鼓励学生批判性的思考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甚至鼓励学生说错,无数的创造便是在质疑中发生的。学生对于许多事物的看法不受世俗禁锢,我们应当充分保护学生的这种原始创造力,破除对于不同观点直接否定的做法,给予更多的尊重、包容和接纳。同时正视“权威”“错误”,接受学生的纠正。活跃的思想氛围,是学生创新能力最肥沃的培养乐园。

四、总结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当充分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这需要我们长期坚持,长久努力,我们应当迎难而上,为实现目标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窦新霞.试论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创新性研究[J].新课程(中),2016(02).

[2]刘世杰.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考(综合版),2014(10).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