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019-09-10 02:55庞雯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初中语文

庞雯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当前教育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能在有限的时间中提升课堂效率,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活动参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积极性;调动策略

课堂教学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较为明显,高效率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今后三观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笔者展开论述。

一、發挥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初中学校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的运用更加成熟,生动的图像资源与动听的声音能将语文课程的美展现出来。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环境里会爱上课堂。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资源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初中学生在学习期间年龄过小,阅历还不丰富,难以对文字内容产生感性认识,借助多媒体资源能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但是某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资源,容易降低课堂销量,教师应借助多媒体合理创设教学环境,突破重难点部分。多媒体教学是语文课程更加有趣,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应停留在书本上,而且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量,使学生爱上大千世界。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期间,教师应从多方面来查阅资料,在有限的时间中积极开发学生的空间,使语文课程更具厚重感。譬如在《紫藤萝瀑布》课程讲解中,为了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紫藤萝瀑布的美丽,教师应先播放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当学生的审美体验较为良好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该过程利于学生分析文章内涵,提升自主学习效率。语文中的人文气息较为浓厚,对学生的生活、心灵影响非常明显,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积极挖掘人文因素,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深化课文内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互动的常见方式。某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问题角度,难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在问题射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其价值,包括能否启迪学术思考,能否突破文章重难点,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教师问题设置的情景需要具备价值,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应带领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的情景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提问中关注问题质量,而非追求数量。过多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清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精选典型问题,使学生拓展思维。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初中语文而言,由于学生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不足,为了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更多兴趣阅读分析语文内容,确保语文教学效率,教师设置的问题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不同认知的发展规律,包括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性到共性,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新课题注重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应给予学生发言机会,使学生在主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感受成功的乐趣与喜悦。当教师突破课文重难点时,一个设置较为深度的问题来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譬如在《故乡》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当作者再次回到故乡后是怎样的心情,具体原因是什么,让学生用词语或者成语、短句来表达。

三、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课堂氛围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具备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快乐的学习中发挥潜能。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使学生得到教师的关爱,当学生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时,应给予及时的帮助。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情感优势,鼓励学生积极挖掘文章中渗透的情感因子,通过情感来打动学生,使学生在熏陶中获取知识,得到启迪。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减少文字的理性分析,而是突出文章中的美与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思考作品中的内涵,体会作者在创作中的情感。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知识互动之外,情感交流也尤为重要,教师应将个人情感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得到熏陶。譬如在《纸船》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大家准备彩色的纸张,通过制作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叠好纸船后,教师告诉学生叠纸船是小时候大家都爱玩的游戏,纸船承载在孩子对母亲的爱,冰心希望纸船能把个人对母亲最真挚的爱与思念飘向母亲,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课程《纸船》。在资料交流环节中,由于教师提前布置好了收集与冰心相关的资料,教师应让学生思考哪些途径获取了作者的资料,引导学生互相较量分享资料。在诗歌朗读环节中,为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朗读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感。

四、结语

初中语文的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效率语文课堂的构建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从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淑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浅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7(4):62.

[2]苟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7(23):93.

[3]黄玲.初中语文课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教育界,2013(23):68-68.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如何调动“落后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