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2019-09-10 02:54周晓凤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依法治校教育管理思想政治

◆摘 要:高校是国家法制化建设的先行者,是培养具备法治观念学生的主要机构。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它不仅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他们正确的行为规范,还要践行法治思想,通过依法治校的融入深化思想政治改革,让其进入制度化发展的新轨道。但是,思政教育与依法治校的紧密结合并非简单的过程,它需要进一步推进法治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解决当前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并逐渐完善师资力量,通过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促进高校教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依法治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在中共第十八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年推进依法治国方针,现这从侧面反映出治国理政的基本前提是法治。标志着我国要进一步迈向法治社会,也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完善。高校是法治建设的先行者,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渠道。在依法治国的引领下,高校发展也朝着依法治校的方向迈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学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要坚持创新,将法治教育融入管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让高校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想。

一、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作用

高校一直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新时代的推动下,高校教学在注重技术人才培育的同时,还要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以符合时代特点的方式开展高校法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以依法治校为基础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发展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其进入制度化发展轨道

不可否认,虽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然而课程教学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与法治观念的精神无法紧密结合起来。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则有助于让教育工作朝着制度化方向发展,有助于解决教学随意性的问题,为教学提供重要依据。

(二)有助于高校管理方式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大学教育自19世纪末开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是由于观念的滞后以及制度的匮乏,使得教学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内部管理无章可循,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即便是目前的高校管理方式也暴露出了管理不严格、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依法治校为学校管理提供了可行的参考,能够更好的约束管理工作,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全面破解管理工作存在的难题。

(三)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法制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法制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它能够在大学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树立学生的法治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教学,走文化建设的新道路,引领社会法治风尚。

二、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依法治校在中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推行的时间还比较短,缺乏健全的制度做基础,特别是无法结合高校自身的情况推进法治教育,使得一些问题逐渐显现。

首先,依法治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我国各大院校都将法治教育放在了教学的重要位置,并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作为法律素养提升的主要方式。可是从整体质量上讲,法治与思想政治教学还没有紧密结合起来,法治课程数量较少,一些讲座的推行流于形式。

其次,法治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的有效设置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前提,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法治课程的书本还是沿用老教材,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与时代发展不相契合。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思想政治在依法治校背景下的教学与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法治思想和意识。然而当前依法治校的开展没有与思政课程紧密结合,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所学的理论难以灵活应用。

三、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依法治校已经成为了当下高校发展的新趋势,是改革教学的必然要求,与素质教育和社会法制观念不谋而合。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必须不断完善,进一步改革教学工作,将法治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一)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律规范体系

只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才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规范和保障作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以各项政策法规为补充的完整体系,高校也普遍都制定有成文校规。但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政策一般是非强制性的指导性文件,这些指导性的规定和政策回旋余地大,缺乏强制力和约束性,可操作性不强,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全面落实依法治校方针,必须加快制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健全法律规范体系,确保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政策环境的法治化。

(二)创新思政教育载体,整合思政教育内容

合适的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与时俱进,与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保持同步,目标明确地开展,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学校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创新教育载体,形成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探寻最适合大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各种方式共同推进学校法治建设,必定事半功倍。同时,要积极宣传依法治校这一理念,积极弘扬法治精神和法治观念,构建法治校园,提高学生的法律自觉性。

(三)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自我教育与学习

实践出真知。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论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一定的社会实践不但能使学生获得自我教育,还能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此,要从课程的特征与内容出发,法治教育课程教学应合理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乐于接受的自我管理方式,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受到法治教育的影响。例如,可从教学计划安排出发,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领导人故居等,积极感悟历史。通过开展这种体验式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切身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必须以依法治校为前提,依法治校要以思想政治教学为载体,通过两者的紧密结合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具体而言,学校要积极贯彻法治理念,加大宣传力度,明确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教育管理存在的不足后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核心,将法治与思想政治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实践,让高校管理变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彪.依法管理在高校思政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0):202.

[2]祝小茗,胡慧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的路径及要求[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2(02):36-40.

[3]王希.加强青年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思考——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J].高校后勤研究,2018(01):64-66.

[4]潘曦.论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2):145-149.

[5]赵晨.依法治校过程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52-53.

[6]杨德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貫彻依法治校方针的路径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07):94-97.

作者简介

周晓凤(1990.03.29—),女,汉族,四川人,大学本科,四川三河职业学院专任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依法治校教育管理思想政治
当代大学法治文化的构建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依法治校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