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策略研究

2019-09-10 02:55郑芸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策略研究

郑芸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当下幼儿教育事业中要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就要寓教育于一日生活、游戏之中,即要幼师在开展幼儿教育时,要注重幼儿园游戏教学及一日生活活动的开展,并通过游戏活动渗透教育,使幼儿在活动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当前我国幼儿园一日生活教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探析了当下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中對幼儿课堂主体地位的确定,当下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生活化幼儿教育理念,即以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及生活为核心,为幼儿营造适合其生活的环境,通过实践活动,推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力争在幼儿教育中体现生活化的特征,实现生活化的价值。因此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已成为当下幼儿教育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当前我国部分幼儿教师及家长等对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存在错误的认知,并制约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对此幼师要依据幼儿掌握的生活经验等,结合合适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开展幼儿园课程,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幼师对生活化幼儿园课程的错误认知

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师在日常教学中以幼儿的兴趣、能力及发展需求等为依据,结合生活化的教育内容为幼儿营造适宜其生活与成长的生活氛围,通过一日生活等实践活动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但当下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中,部分幼师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生活化幼儿园课程就是完全依据幼儿兴趣及爱好等进行教学,但各班级中幼儿较多,且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幼儿的个性、性格、喜好等不尽相同,若幼师完全依照幼儿的喜好开展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教学活动及课堂秩序混乱,幼师教学质量及水平等也不断下降,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部分幼师认为既定教学模式也是对生活的回归,并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在笔者看来,既定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幼儿生活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其对幼儿园的生活需求也不断提高,运用既定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二)家长对生活化幼儿园课程的错误认知

针对当前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现象,部分幼儿家长认为其是在幼儿园课程教学内容基础上为幼儿营造实际生活中的社会环境,甚至部分家长带领幼儿接触超出其年龄认知范围的社会氛围,这一错误认知致使幼儿出现早熟现象,其在生活中追求与成人一样的服装、发型,甚至模仿成人说话方式,但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社会阅历较浅,其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且缺乏辨别是非能力,长期接触超越其思想认知范围的生活内容,易使幼儿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策略

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是指以幼儿为中心,教学中依据其学习兴趣、爱好等开展生活化课程教学,以增强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学习认识生活的环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等与幼儿生活的结合。

(一)教学目标回归生活

现阶段,幼师要开展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就要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通过目标的指导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最终使课程回归生活。例如,多数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其都具有既定的、明确的课程安排及教学目标,如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师中午某节课安排美术教学,下午安排音乐及舞蹈教学,并依据教学进度制定了各课程的目标,如舞蹈教学中使幼儿感受节奏,并设计动作,既定的教学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幼师的教学负担,确保其教学进度。因此,幼儿园在开展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时,要将教学目标回归生活,通过教学目标的指导促使幼儿园课程以幼儿个性及爱好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回归生活

幼儿教育事业中,幼师多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幼儿兴趣等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以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价值观等的确定,因此,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中,幼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依据幼儿的实际生活制定适应幼儿发展的课程内容。同时,幼儿实际生活中存在着众多具有教育价值的事例,如教学中对应标记摆放玩具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在人们生活中不断得到普及,幼儿不仅对玩具汽车充满兴趣,同时对生活中、马路上的汽车充满探究欲望,对此,教师结合幼儿兴趣制定“大马路”教学内容,并结合多媒体设备展示从古代到现代人们的出行工具,如马车、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等,之后通过汽车讲解了加油站及停车场标识,并邀请交通警察来校为幼儿讲解马路上常见的标志及交通安全知识。通过“大马路”教学,增强了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并使其了解了自身生活的环境,提升幼儿综合素质。

(三)教学实践回归生活

幼儿教育事业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其形象思维较强,幼师在教学中往往通过组织幼儿参与实践活动来提升其知识水平,因此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中幼师要注重教学实践的生活化,例如,幼儿对水充满兴趣,教学中部分幼儿借小便、洗手的名义去玩水,忘记上课时间,甚至弄湿衣服,对此,教师可组织“水”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给植物浇水、洗手帕等,使幼儿在玩水过程中认识水与人、动物、植物的关系,并了解水资源的珍贵,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对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课程中,幼师要通过教学目标回归生活、教学内容回归生活、教学实践回归生活等来实现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以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冰灵.从“回归生活”谈幼儿园开放性活动区的创设[J].关注,2014(10).

[2]李玲.学前教育回归生活化的课程开展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

猜你喜欢
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策略研究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