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环节中情境教学法的整合运用分析

2019-09-10 07:22王新民
天津教育·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情境教学法运用

王新民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也进行了革新,加强了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做到了在语文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目的,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而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环节与情境教学法的整合运用不但使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创作的环境,还能从中领悟到古诗词所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的古诗词知识,体会古诗词的魅力。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环节中情境教学法的整合运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情境教学法;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点,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古诗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还太深奥。传统的语文古诗教学模式只是单纯借助语言文字进行简单的解说式教学,并不能够使小学生深入地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所以当情境教学法推行后,深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青睐,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对古诗教学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环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感性化和直观化,他们对于抽象的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远远不及情境画面的感知能力。而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制定适合当前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弊端,例如在小学古诗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的时候,为了能够详解介绍古诗的中心思想,往往会引入大量的文字信息,但是这些文字信息小学生消化起来很费时间和精力,为小学生的古诗学习带来了很大影响。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环节中情境教学法的整合运用打破了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信息所蕴含的情感转变为逼真的情境呈现在小学生的面前,通过古诗情境再现的方式将小学生的思维引入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中。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将深奥的内容变为简单的真情实感,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而且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锻炼小学生的审美情操,从而使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环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以情境为辅,教学内容为主进行的教学方法,而那种为了情境而制造情境的片面做法只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没有一点帮助,使情境教学法失去价值,所以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情境教学应该以教材为基础设计

情境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所以在设计情境教学时应该以教材作为设计的基础,需要语文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之前对古诗进行反复的阅读,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是诗人所创作的古诗是对诗人当时所处时代的高度概括,不但创作的古诗篇幅短小,古诗整体还要受到韵律的限制。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整首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才能设计出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感悟古诗中的真谛。例如,在对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这首古诗进行情境教学设计时,语文教师要对这首诗进行深入挖掘,贺知章背井离乡五十多年才辞官回到故乡,这五十多年里,他经历了诸多事情,历经了许多磨难,当重新回到家乡的时候内心的那種感慨之情语文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的时候要体现出来。尤其是“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中的“笑问”更应该体现出来,这个词包含了诗人无尽感慨,和对自己老迈情态与反主为客的悲哀。这些在古诗中所表达的意境以及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不是拿过来就可以设计出来的,所以需要语文教师在讲课之前就要进行反复揣摩,将最全面的解析带进情境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整首诗的认知。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入古诗中的角色

小学语文古诗教材的选择范围比较广,教材选取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空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的,所以要把学生引入古诗中所描写的情境中,这也需要教师在准备情境教学内容之前自己先进入古诗中人物的角色中,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将故事中所描写的客观世界变为自己的主观感受,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和故事融为一体。

例如:在对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所见》这首古诗进行情境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自己现在就是一位骑牛的小牧童,手中可以拿一支笔,想象这是一根短笛,在这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放知了的叫声,同学们会遵循本能抬头去望,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在树枝上看到了知了在高唱,大树可以用教室的一面墙壁替代。这时“小牧童”停止吹笛,跳下“黄牛”,轻轻走向“大树”。这时去询问学生,你们为什么停止吹笛呢?你们想到的是什么呢?这时学生的兴致都被激发出来,会踊跃地回答。在这种古诗情境相融合的教学中,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去体会古诗中所描写的意境,从而感受整首诗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学得活,学得实。

(三)用心设计情境使情境教学呈现最优化

情境教学法是将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的情境再现,需要教师在设计的时候用心,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怎样才能使设计的情境最真实、最贴近古诗所要表达的意境。在设计情境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整首诗的基调是什么样的,比如有欢快的,有吵闹的,有高昂的,有激奋的,有低沉的,也有悲伤的;其次,根据不同的古诗基调去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比如欢快的可以用表演法来体现,高昂的可以用音乐或者图画来体现等。这些都是为了情境教学所呈现的情境可以与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相统一,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感知古诗中的真情实感,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对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晓》这首古诗进行情境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多媒体在投影板上展示一些美丽的花儿,然后邀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前面进行表演,“小诗人”欣赏着这些花儿的美丽,在夜晚来临的时候,“小诗人”累了就伏案而睡了,睡梦中“小诗人”听到了“呼呼”的风声,不一会就有“哗啦啦”的雨声,“小诗人”伴着这些声音又睡着了;不知道睡到了什么时候,“小诗人”伴随着鸟叫声睁开了眼睛,“小诗人”高兴地哼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时看到被风吹雨打过后的花儿,诗人随口而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连续的情境表演,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了古诗中,从而可以更好地感受整首诗所要表达的感情,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语文科目是一门多文字的科目,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能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成了所有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问题,而情境教学法的融入无疑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小学生的思维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接触和感受客观的事物,从而获得表象,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情境教学法整合运用正好利用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扬长避短,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古诗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红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研究[J].速读(下旬),2018(2).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情境教学法运用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