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名著导读

2019-09-10 07:22宗小兰
天津教育·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个性阅读名著导读审美情趣

宗小兰

【摘  要】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名著导读,做好引导工作,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人文修养。

【关键词】名著导读;阅读能力;审美情趣;情感体验;个性阅读;语文素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三国演义》的歌曲响起时,也许人们眼前就会出现诸葛亮羽扇纶巾、从容抚琴退雄兵的潇洒形象。中外文学名著浩如烟海,让人手不释卷,《巴黎圣母院》中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达,《简·爱》中追求独立平等的简·爱,《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这些不朽的人物形象无一不栩栩如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中学生,只有阅读,才会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可是当下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以及应试教育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弱化,重视名著阅读,加强学生人文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对于中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教师觉得名著阅读费时、费力,短期成效不明显,所以对于名著导读的讲授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课程设置的意义。针对这种现象,下面谈谈我对名著阅读的意义及名著导读教学方法的一点看法。

一、名著阅读的意义

1.开阔学生知识面,增加人生阅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文学名著如星辰大海,流光溢彩,《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表现了普通小人物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其精神内涵,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传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斗争中成长的历程教会人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史记》可以了解从五帝時代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年的历史……总之,文学名著中的人物,或杀富济贫,或视死如归,或精忠报国,或卖国求荣,人间百态,尽在名著中。文学名著不仅开阔了眼界,更增加了人生阅历,学生可以通过名著了解世界,理解人生。

2.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表达能力。名著阅读不但能增长知识,更能丰富人的情感,陶冶情操,优美的唐诗、精致的宋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无形中提高,开心时想到“漫卷诗书喜欲狂”,失意时想到“长风破浪会有时”;从阅读名著中获得写作技巧,《繁星春水》中清新隽丽的语言,《范进中举》中发疯的范进,《孔乙己》中落魄的孔乙己,生动地展现了科举毒害下读书人的形象,语言动作神态惟妙惟肖,人物描写精彩绝伦,学生写作中可以借鉴,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完美的人格。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期,文学名著中的正能量对于学生思想的形成有巨大影响,文学名著中有无数正面人物形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与命运抗争的海伦凯勒,《名人传》中的贝多芬,《红岩》中的江姐,《草房子》中的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这一个个闪光的人物形象,闪耀的人格光彩,都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帮助他们形成完美的人格。

二、名著阅读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会、故事会、名著知识竞赛等等。名著故事排演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先阅读《红楼梦》,才会理解当刘姥姥引起众人哄笑时林黛玉的含蓄、贾宝玉的孩子气、史湘云的率真,一个个人物如在眼前,扮演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高了。还可以举行辩论会,看《西游记》,开展关于唐僧师徒的辩论,学生对于中国四大名著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更深的理解。

2.安排适当的课时,落实名著阅读的实效。名著导读已经成为教材中正式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要把名著导读纳入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读书方法,并与学生分享读书体验,根据名著篇幅,要求学生制定读书计划,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追踪督促,安排时间让学生读名著、谈名著,形成个人的读书笔记,让学生更好地与名著近距离接触。

3.大力倡导,合理引导。中学生名著导读的自主阅读推荐中有《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学生非常喜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也可以与名著导读的《海底两万里》进行比较阅读。当学生阅读达到一定程度,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名著人物,积累优美语句,探讨文章底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去自觉阅读,这才是我们课本安排名著导读的深远意义。

4.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名著阅读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师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格和适合的名著。其次,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精读和略读方法,对于有些名著可以略读跳读,增加文化积累即可;有些名著教会学生适当勾画批注;教会学生拿笔记录,记录一些有深意、有诗意的名句。

5.利用多媒体,让名著生动展现。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播放一些名著片段,很多经典片段可以播放给学生看,如武松打虎、舌战群儒,使学生观之有味,引起阅读全书的兴趣;看《长征》《悲惨世界》;看《城南旧事》《骆驼祥子》片段,让学生对名著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看“中华诗词大会”,了解唐诗宋词元曲,背《唐诗三百首》,加深对文学的理解,提高阅读兴趣。

总之,名著导读作为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窗口,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精美的语言、生动的人物、身临其境的意境,无不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通过名著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的人生更充实、更辉煌。

参考文献:

[1]岳乃红.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个性阅读名著导读审美情趣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让个性阅读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
种下一粒种子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