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实践探析

2019-09-10 07:22郭晓荣
天津教育·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小学生

郭晓荣

【摘  要】应用能力是小学生使用已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能力,是实现学以致用学习目标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在当前深化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切入点。本文在明确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必要性的基础上,就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应用能力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以丰富数学教学的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学实践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数学课程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学校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和实践度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应用能力,但学生总体数学应用能力水平仍然偏低,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限制性依然较明显。基于此,有必要结合当前数学课程教学实践开展的实际情况,探寻更加科学、有效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应用能力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学习方面尚处于积累阶段,对新知识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受学习兴趣的影响。换而言之,如果缺乏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就很难下功夫学好数学。当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性问题,并得到相应的结果时,心理和行为上就会产生明显的强化效果,使学生产生更强的知识学习兴趣。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能力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拥有持续性的动力。

(二)应用能力是影响数学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数学课程教学的目标除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塑造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较而言,能力教学是知识教学的延伸,是数学教学的更高标准要求,如果学生缺乏应用能力,就会造成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的情况,进而导致数学教学的目标实现遭遇阻碍。

(三)应用能力是塑造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科学路径

通过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知识,还会逐渐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和习惯,在问题驱动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应用,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数学学习方式。同时,应用能力的学习可以使学生逐渐具备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具备健全的人格特质。

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策略

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技术性教学,教师除了要认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外,还要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具备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以确保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真正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一)激发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是否有兴趣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直接决定着数学应用能力提升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尽可能将应用能力的培养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之中,为学生营造舒适的条件。一方面,借助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讲解“垂直”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马路上的十字路口或者房子的墙面与地面等与垂直概念相关的生活现象,借助学生经常见到的内容引入抽象的概念;另一方面,借助生动案例,强化学习理解,例如,在讲解体积、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可以引入为茶瓶中倒水这一案例来强化学生对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兴趣。

(二)训练学生逻辑的完整性

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逐深化。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中的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完整逻辑性教学,使学生能够更系统地掌握应用能力。例如,在讲授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创设一种应用情境: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千米,一辆大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然后由学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公式,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借助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从具体应用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应用。

(三)开展课外实践教学

为避免课堂教学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弊端,增强学生的知識应用意识,教师要适当地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抽象的数学知识,接触到数学的现实应用情境之中,通过直接性的观察、了解、思考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等开放、宽阔的地方开展运球、传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数学中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思想,使学生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最短的线路将球顺利地运到指定的地点或人的手中。同时,在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实践行为能够围绕数学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顺利开展,避免偏离实践教学所设定的应用能力培养目标。

三、结语

应用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重点塑造学生的能力内容,也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效果的关键性因素。鉴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学习兴趣、训练学生逻辑的完整性等策略的实施强化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的掌握和运用,使学生真正学好知识、用好知识。

参考文献:

[1]陆军.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