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新时期德育工作新局面

2019-09-10 06:25吴伟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9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新时期

吴伟锋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新特点:1.网络信息对儿童的影响巨大;2.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薄弱;3.二胎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冲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提出成功应对策略:1.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拓展德育工作内容;2.引导学生合理上网,抵制不良信息;3.健全德育机构,构建德育网络。

【关键词】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与对策

德育是一项塑造灵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规范着学生的日常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所以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加强德育管理工作。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德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前行。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新特点,主要表现在:1.网络信息对儿童的巨大影响;2.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薄弱;3.二胎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冲击。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期我们做好德育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应在习近平新思想指引下,把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提出成功应对策略,我们要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拓展德育工作内容,转变德育工作理念,坚持不懈,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新时期德育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网络信息对儿童的影响巨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上网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据调查,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全部网民的24%。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已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理应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影响。网络上的信息极为丰富,为青少年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大多数都可以利用网络,就可以查找出答案,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网络加大了青少年与外界社会的联系,让他们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更少的时间就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知识。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具有消极影响。首先,网上信息量大,良莠不齐,而青少年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可能会造成青少年缺乏信仰,影响青少年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由于网络信息接受的被迫性和网络信息传播的隐蔽性,可能会弱化青少年道德意识,造成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下降;再次,若长时间上网,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严重影响学生身体素质。

2.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薄弱

留守儿童是新时期最容易受伤的群体之一,是最为脆弱的群体之一,也是需要全社会格外关注的群体之一。他们常年没有父母的陪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教育。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仍有留守儿童697万人,其中52%为小学生。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和隔代教育的溺爱,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滞后,心理发展也不健康。他们普遍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缺少爱心,不够上进,自私冷漠,甚至以自我为中心,自暴自弃。怎样做好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已是当前一个十分迫切解决的问题。

3.二胎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冲击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很多家庭由三口之家变成了二胎家庭,很多小学生也由独生子女变成了家中老大。调查统计,我班65个学生中,有22个学生在六年内新增了一个弟弟或妹妹。增添弟弟妹妹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这些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冲击。他们大多认为弟弟妹妹的到来,父母对自己的爱减少了,甚至认为父母偏爱弟弟妹妹。我班的凌诗诗同学,原本是一个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全面发展的同学。但本学期开学初,作业不按时完成,纪律较为松弛。通过了解获知,她有一个三周岁多的弟弟,很调皮,经常影响她学习。而妈妈却不管不顾、置之不理。因此,她认为妈妈太偏心了,也不爱她了。妈妈把全部精力放在小弟弟身上,还经常无端地指责自己。这就是典型的二胎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冲击表现。这种心理冲击还表现在1.注意力分散,做事情的专注程度不如以前;2.成绩下降,兴趣降低;3.意志不坚,缺乏耐心;4.情绪不安,沉默寡言。

二、针对以上新时期凸现的德育工作特点,我们亟需做好以下工作

1.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拓展德育工作内容

①举办“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活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出中华民族诚实友善、孝亲敬友、温文尔雅、勤劳奋斗的品质。开展經典诵读,可以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我校每学期都会举行经典诵读比赛,以赛促读。《弟子规》《三字经》《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这些经典内容的诵读,学生逐渐明白做人的道理,提升了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②加强环境建设,提升育人作用。学校的育人环境是德育工作的阵地,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我校不遗余力地建设育人环境,如文化长廊、名师风采、明日之星……一个个足球之星、象棋之星、音乐之星、书法之星……这些都是身边的同学,他们就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文化长廊中的每一堵墙,都是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着思想品德教育。

2.引导学生合理上网,抵制不良信息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我们已迈进信息化社会,步入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小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理应享受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成果,共享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我们要理性看待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作用,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①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上网。当前,虽然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整治下网络环境越来越安全了,但依然有个别非法网站,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影响极为恶劣。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上网要有目的,不浏览那些不健康网站;②引导学生控制上网时间。网上信息丰富,游戏资源也很多,很容易让小学生上瘾。一旦沾上网瘾,势必影响学习,甚至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要引导小学生控制上网时间,切莫沾上网瘾;③经常对学生宣传网络知识。网络对人的影响有利有弊,尤其对小学生更是如此。我们要经常向小学生宣传网络知识,让学生做网络的主人,让网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

三、健全德育机制,构建德育网络

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一个高效的德育工作网络。新时期,我们建立了由学校学生工作处、少先队大队部、班主任、家委会、家长组成的德育工作网络,齐心协力,把学校德育工作做好。

1.新时期,德育处与时俱进,转变德育工作理念

紧密联系当前实际,把握德育工作重点,布置落实各项工作,使我校德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2.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

组织班主任和家委会成员,定期上门家访,把家委会成员发展成为德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3.关心留守儿童,定期心理辅导

班主任和家委会成员,上门帮助留守儿童家庭解决一些小问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加强学习的动力。同时,积极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有效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品质较为低下的问题。

4.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积极和二胎家庭进行联系,积极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对个别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着力解决二胎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确保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德育工作的性质和方向,充分发挥助推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力量,努力开创新时期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宋维维.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陈宗庆.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杨淑霞.小学德育教育在网络形势下的新方法[J].学周刊,2012(28).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新时期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