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越讲越动听

2019-09-10 06:25任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9期
关键词:文成公主讲故事生动

任珅

小学生非常喜欢故事类的课文,尤其是像民间故事这样的文体,内容神奇有趣,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朴素生动,更容易受到中低年级学生的亲睐。民间故事是口口相传的文学形式,从文体特征出发,课堂教学宜乎讲而拙于析,《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所以,“讲故事”成了《文成公主进藏》这堂课的重头戏。但是,讲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要求小学生具备多种的语言能力,如基本的语法、适当的连接词、清楚的指称代词等;还需认知领域的技能,如记忆、逆向思维以及如何把事件按时间或因果顺序组织起来的能力,讲故事还要透露出自己对事物、世界的感觉和想法。让四年级的学生“具体生动”地讲故事,真需要花点力气。

于是,我与学生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创建开放、生动的学习场,采用“关键词汇厘故事—围绕神奇讲故事—创设情境编故事”的教学思路,层层铺垫、步步为营,将难关各个击破。

一、建立学习共同体,互助共生

初学课文后让学生讲故事,举手的寥寥无几,从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讲故事技巧、情感等方面俱欠“火候”。我便马上调整教学策略,和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采用“老师讲故事学生补充”的形式一起合作讲故事。

师:这样,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讲,我先讲,停下来的地方你们尝试着补上去,好吗?

师: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停顿)……这只小鸟好像说了一句话,说了什么呢?(板书:小鸟说——)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拘泥书上语言,只要意思相同就行,注意指导讲故事的语气。

师:注意,两只小鸟都连叫两声“公主,公主”,表示什么意思?(连叫两声是表示小鸟很着急,怕公主遇到危险。)

师:遇到这么大的困難,公主有没有害怕?(没有)是的,她没有害怕,只见她——(板书:只见她——)

学生继续往下讲。

师:后来这个地方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板书:从那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补充,看谁想象丰富,表达清楚。

师:刚才我们是合作把这段故事讲完的,现在谁能把这个情节完整地讲下来?

(学生纷纷举手,流畅地讲故事)

如此一来,学生熟悉了内容,消除了畏难情绪,掌握了故事的规律,加上我对语言和语气的指导,越讲越自信。之后同学间建立学习共同体,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每个学生都能完整地讲三个片段,他们已经找到了感觉,讲故事成了有趣的学习历程。

二、创设开放学习场,启智导思

轻松愉快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犹如铁块进了磁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被磁化,从而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课堂上,我不再是有距离感的老师,我是一起讲故事的同伴,欣赏学生讲故事的粉丝。当学生在小组内讲得热火朝天时,我参与其中并被这生动的氛围感染了,我说:“这腆起来的圆肚子,这板正的姿态,你好像如来佛祖哦!”“怎么,天鹅讲话还捋胡子,是天鹅老爷爷对吗?”学生是多么可爱,我也不中规了。

“日月山”编故事是广开思路的训练场。我出示日月山图片告诉学生:这座山最早不叫日月山,山上的土也不是红色的,但文成公主路过后从此那里的人就把这座山叫做日月山,山上的土都是火红色的,这其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让学生编故事。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前几个学生都想到“文成公主流血把日月山染红”,我便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于是有了“放火烧红大山”“漫山遍野的鲜花映红大山”等思路。

斯蒂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堂课作为区教研展示课主课文加上群文拓展阅读连续上了60分钟,台上妙语连珠、精彩不断,台下掌声阵阵,喝彩一片。从领着学生讲故事起步,到学生自主讲故事、编故事,边学边讲,边讲边学,层层推进、步步提升。细节处给他个细腻,情深处还他个深情。文体特点、口语表达、情感体验,交织成为摇曳多姿的课堂。我和学生学得多么开心,60分钟真短暂!回想之前那两三双举起来的不自信的小手和众多胆怯的眼睛,再一次让我感受到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共同成长,授之以渔,激发创造,只要找到撬动课堂的杠杆,四两真的可以拨千斤。

猜你喜欢
文成公主讲故事生动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浅谈笙协奏曲《文成公主》的演奏技巧及情感表达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讲故事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
听妈妈讲故事
松赞干布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