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导向下的中职幼师专业体育课程设计

2019-09-10 07:22刘正邦普夏飞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6期

刘正邦 普夏飞

摘 要:在较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之下,幼儿教师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中职院校毕业的幼儿教师入职时年龄较小,工作后难以适应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压力,所以在中职院校幼师专业中开展心理抗压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对于人的心理素质的提升有着独特的作用,特定的体育教学可以提高人的心理抗挫折能力。本文结合中职幼师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中职院校幼师专业体育课程中开展心理抗压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抗压导向;中职幼师专业;体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6-029-01

1体育课程开展心理抗压教育的意义

1.1提升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

学习运动技能,学生在技能的形成阶段要不断地纠正错误;参与体育比赛,会不可避免地犯下失误并且承受失败的压力,这些都属于挫折,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大多数的体育活动就是一个不断地面对挫折并且对抗挫折的过程,所以在体育课程中安排抗压教育是提升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一条良好的途径。

1.2促进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

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一些集体性的活动,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打破自我封闭,人与人之间必须通过交流与合作才能完成某个动作,人的孤独感、抑郁感等会随着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中逐渐淡化乃至消失。在体育课中安排集体性活动可以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3增强身体素质,提升工作效率

体育活动能够提升人的身体机能,增强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课程中的抗压教育可以同时提升学生身体和心理對外界的适应能力。这对将来学生面对幼教行业繁琐的工作任务和多方面的压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4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在近期的虐童事件中,一些原因是幼儿教师存在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将自身的压力发泄到学生身上。体育活动中有助于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在体育课程中适当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运动中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以及道德评价能力,这有助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2中职院校幼师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5至18岁之间,根据主流的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尚处于青年初期,这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并且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1学习上有着较强的自卑心理

中职幼师学生从生源构成上来看比较特殊,他们大多是由于初升高考试不理想、成绩过低不能进入高中才选择了中职院校。这也反映了他们在之前的基础教育中底子较为薄弱,成绩较差。有些学生学习成绩长期处在下游,导致了他们被家长和老师过多的指责以及受到同学们的排斥,这严重打击了他们自信心,从而造成了较强的自卑心理。

2.2人际关系协调困难

现今独生子女占学生的多数,他们在家大多都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和家人长期围绕孩子转,使得他们有着较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到了学校后,很多学生第一次住集体宿舍。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和在家里一样成为中心,但又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不懂得如何处理和他人的关系,也很少和老师进行沟通,加上远离父母和家庭,这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了焦虑和孤独的心理。

2.3性别比例失调,女生偏多更容易产生矛盾和心理问题

从性别组成上来看,幼师专业大多都是女生。相对于男生,女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尤其是在女生较为集中的地方,这种心理特质往往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女生之间往往容易产生一些矛盾,比如一些女生个性较强,遇事比较容易计较等。还有就是挫折心理和男生相比较,女生遇到挫折心理问题相对较多,并且更加突出。

3体育课程设计

3.1泰勒原理

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and Instruction》)-书,目的在于指导课程设计者明确课程的各个基本要素并在各要素之间建立起联系。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以及实施教学是达成学生知道和能做的(值得学习的)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教学必须是有意识的、合目的性的,只有决定了学习目标和评价之后,才能实施基于标准的教学。如果要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话,必须要有目标和评价对应一致的教学。

3.2设计要素

3.2.1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本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

3.2.2项目选择。由于课程对象是中职院校幼师专业的学生,根据该群体的心理特点,项目应以团体项目为主,比如背摔,该项目可以锻炼学生勇气、团结合作、相信队友、自信等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抗压能力。

3.2.3明确教学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锻炼,提高学生抗压的能力,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要围绕课程目标来进行。

3.2.4教学难度的选择。由于本次体育课程的课程对象不是普通的体育爱好者也不是体育专业的学生,而是具有一定心理压力的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所以课程所涉及的体育项目难度要偏低,要让学生容易接受,如果太难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这与教学目标不符。

3.2.5增加趣味性。传统的体育课程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应该增加课程内容的趣味性,这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调节心理情绪也有积极的作用。

4结论

本文是针对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的抗压导向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通过查阅心理学和体育课程的相关资料,对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其特点进行课程设计研究。在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这一群体中,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的问题。经过查阅资料,在泰勒原理的理论支撑下得出此次设计的基本模式,以及5个要素。这对以后针对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的抗压导向的体育课程设计的实践以及实施具有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钱志权.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抗压能力的有效策略管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