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019-09-10 14:31王平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王平

摘 要: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时代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要求,能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全面预算质量、加快事业单位完善自身制度、提升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综合质量。而我国事业单位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时间并不长,发展也较为缓慢。事业单位需要找出自身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中较为突出的不足,并积极的对其进行优化,从而尽可能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完善速度,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用处。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不足及优化措施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世界经济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事业单位需要更加有效地手段提升其财务管理质量,保证其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更加稳定的发展。以及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变得更加的复杂,也带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大的挑战,事业单位需要适应时代的潮流,积极的对自身财务管理进行转型,更多的利用信息化时代带给事业单位的便利,不断地发展自身[1]。

(一)提升事业单位全面预算质量

事业单位预算是事业单位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质量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事业单位的发展质量。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为单位预算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从而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能够根据更加准确的数据做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预算结果。

(二)辅助事业单位完善自身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在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会对事业单位发展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部门进行较为详细的数据收集。而事业单位管理层可以根据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所收集的财务数据,对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找出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不足,并制定相应的策略降低这些不足带给事业单位发展的影响,从而达到完善自身管理制度的目标。

(三)提升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

财务信息化管理能辅助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更加全面的对事业单位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数据进行较为详细的收集。而单位管理层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判断出单位各个部门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更加合理科学的对单位资金进行分配,提升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缺乏系统的,规范的,完善的信息处理要求

事业单位实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时间并不长,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且多数事业单位在实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仅仅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简单的人工操作,并没有发挥计算机技术更大的作用。单位在深化自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完善自身信息化管理平台,保证单位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对单位发展过程中更多的财务数据进行处理,提升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缺失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加深,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缺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于最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手段、财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接受程度较低,导致单位财务人员整体的工作质量难以满足单位的发展需求。第二,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待遇水平无法满足高技术人才的要求,导致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吸引力较低,难以吸收更多的满足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

(三)网上业务财务对接平台不完善甚至是缺失

事业单位财务与业务之间的结合程度是决定其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多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之间分离程度较大,难以提升单位数据质量。部分事业单位利用信息化平台提升单位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之间的关联性,但由于经验的不足,造成事业单位财务业务数据对接平台并不完善,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及部分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专注于财务业务分开管理,难以提升单位财务数据准确度[2]。

(四)财务数据记录缺少统一要求,数据记录较为混乱

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财务数据进行记录以及上报。造成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财务数据记录非常混乱。混乱的财务数据记录也给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降低了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数据管理质量。

三、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平台

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完善程度是决定其财务管理信息化质量的重要因素,单位在完善自身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完善信息管理体系,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公布、修改等一系列的财务数据管理工作,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管理平台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能完成更多的数据管理工作。第二,规范事业单位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要求,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数据的管理工作,从而降低数据管理工作的难度以及提升数据交接质量。第三,重视数据储存工作,保证单位管理人员从数据的收集到最终数据的公布阶段都可以对各个部分的数据资料进行有效储存,方便事业单位数据审查工作。

(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质量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的质量是决定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事业单位在提升自身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质量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才进行定期的培训,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指令处于较高水平,能够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对单位财务数据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提升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数据处理的质量以及速度。第二,优化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高的人才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有更好的待遇,从而提升事业单位对于高技术人才的吸引力。

(三)完善或者建立网上业务财务对接平台

事业单位业务财务的对接程度越高,单位财务数据的质量就越高。事业单位在建立自身网上业务财务对接平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网上业务财务信息沟通平台,保证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与单位财务数据提供者之间能够更好,更多的进行信息的实时沟通,提升企业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沟通效率,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单位财务数据质量。第二,建立财务人员实时跟踪体系,保证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能对企业业务中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的跟踪,保证单位财务数据准确性[3]。

(四)规范单位财务数据记录要求

事業单位规范自身财务数据记录要求是提升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在统一单位数据记录要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完善网上财务原始数据库,保证其能对单位发展过程中财务原始数据的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方面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在对数据产生疑问后,能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查找更快的对数据进行更改。第二,细化单位财务数据记录要求,实行分类财务数据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财务数据制定相应的财务数据记录要求。保证单位财务数据记录更加的精细也能更加符合单位各个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单位自身发展需求的必要手段,事业单位可通过对财务信息化管理提升单位财务数据精确度,降低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数据管理难度。让信息化技术处理简单的财务数据管理工作,保证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将自身的精力放在更加需要自己的地方。事业单位在实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徐朋珍.探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全国流通经济,2017(30):40-41.

[2]刘刚,封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06):189-190.

[3]杜奉洁.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智富时代,2017(2X):234-234.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