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9-10 14:55王华胜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事业单位问题

王华胜

摘 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是单位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单位对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进行独立监督及评价的重要行为。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一般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审计工作,通常只需向本单位的领导负责,目的是为了促进单位或者本部门的资金使用效益及管理水平提升。本文通过对当前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进而提升管理水平,避免重大风险。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最近几年,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事业单位中审计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当前事业单位中,并未过多重视内部审计,因此也未能充分的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国家事业单位在资金方面有较大的管理及支配权,为了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就需要对单位进行内部审计。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人员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

许多事业单位认为,财务实行预算与收支两条线管理,资金由国库支付,而物品采购大多采取政府采购形式,每年又有各种各样的外部监督检查等,因此单位就不需要再进行内部审计。有些领导甚至将内部审计与纪检监督放在同等的位置,并沒有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这些领导的错误观念,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在单位的顺利开展。

(二)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部门是在事业单位中专门设立的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能部门,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完整性及真实性进行独立的评价与监督,分析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当前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规定,对进行的经济活动提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价意见。进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是审计部门具有独立性,否则就很难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当前许多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却没有在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而是由财务人员或其他与审计无关人员兼任。在事业单位中有一部分被审计的工作属于办公室管理的范畴,而有的内部审计部门也隶属于办公室,这样就无法保证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

(三)内部审计工作缺乏有效性

内部审计部门一般会对固定的内容进行审计,最终审计范围就比较封闭,而被审计部门人员与内部审计人员是比较熟悉的,在审计过程中就容易影响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内部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隶属于同一领导管辖,长期在同一个岗位工作,都有一定的感情,弱化了内部监督作用,使得审计质量难以提升,效果难以发挥。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规范的内部审计制度,但对工作的要求仍然不够具体,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制定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审计流程、审计方法和审计目标等。并要求员工严格按照内审手册规定进行日常工作,遇有模糊问题时,以手册内容为依据,判断其审计行为的合理合法性。

加强制度的合理化建设,用制度来治理事业单位业务开展,将制度作为监管和调控的手段,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规避各种审计问题的发生,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的有效性和严谨性。

2.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的审计报告中,反应的问题和形式千篇一律,领导层对于审计部门的重视性逐渐降低,所以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和价值,是提升审计部门地位的有效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严格依据事实和数据,报告要素齐全,论述清晰易懂,突出重点问题,让领导能够快速了解单位面临的风险和难题。其次,对重点问题要着重详细描述,让领导清楚地知道问题所在。最后,引起单位其他部门的重视并对审计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在恰当时机邀请各部门负责人参加讨论会议,探讨各部门的问题以及对审计部门的要求,加强横向沟通。

(二)严格规范内部审计方法与程序

1.严格规范内部审计方法

事业单位审计部门在审计信息化方面未全面获得技术支持,使得审计部门无法通过内部信息网络获取及时的数据资料,更没有建立信息数据库。因此事业单位应加紧开展相关方面工作,可以组织第三方计算机技术公司根据审计部门的工作需求和工作习惯,开发出适用于审计部门的专业软件,搭建信息系统。

加强计算机工作人员和内审人员的沟通与合作,根据实际情况研发出适合的审计软件,同时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优化,例如数据的提取、账单的查看与纠错、凭证的存储等环节,使其更加便捷,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

2.严格规范内部审计程序

内审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审流程的完整性。首先,在前期资料收集阶段,要加强对风险的排查和分析,对症下药,投入相应的资源进行处理。其次,要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让被审计部门的人员参与到审计的过程中来,通过他们能够更准确快速的找到需要的审计信息。最后,要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确定好审计的范围和标准,保证审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风险管理的工作不仅是审计部门的职责,也是整个单位共同的责任,需要单位全体人员参与其中。因此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内部审计讲座,让大家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及时发现、评估和上报本部门发现的风险,从而实现对风险的管控。

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内审人员的职责要划分清楚,做到不越权、不缺位、更不互相推诿,各自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改变传统的事后审计工作模式,采用实时审计、连续审计的现代化审计模式。

四、结语

继续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既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措施。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通过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相关制度与体系、深化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促进审计效率及审计质量的提升,进而保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薛庆瑞.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8,No.431(06):82-84.

[2]王岩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4(35):150-150.

[3]郭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7(7):66-67.

[4]范丽梅.浅析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5):20-21.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事业单位问题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