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9-10 14:55薛红果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发展问题商业

薛红果

摘 要:近些年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目前我国的个人金融业务水平与国际市场上的同行业者仍存在明显差距,应研究发展中问题,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继而分析发展中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商业 银行 金融业务 发展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增长,居民个人的金融理财意识不断提升,这也促使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要不断完善,以满足人民日渐提高的金融业务需求。我国的个人金融业务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业务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明显问题,只有解决当前发展问题才能促进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不断完善,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服务水平。

一、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的个人金融业务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借助于商业银行网点遍布全国各地的优势,其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时机成熟。近些年,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家庭收入不断累积,公众的金融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这也成为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虽然我国居民普遍具有一定的金融理财意识,但是个人的理财水平参差不齐,不了解金融业务的具体特性,导致金融业务的发展也受到阻碍。开展个人金融业务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应充分了解个人办理业务的主要需求,雖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逐渐推广,但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银行已意识到网络技术的便利性,逐渐将个人业务、综合业务以及个性化服务相融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拓宽业务办理渠道,增加与个人客户的粘性。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在技术创新和宣传推广方面都在不断革新,近些年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与传统的发展模式有很大改变。但市场环境瞬息万变,银行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深入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创新和发展的途径,促进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满足个人客户的金融业务需求[1]。

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问题

(一)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必须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近些年我国的互联网技术逐渐推广,人们已经逐渐适应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办理网上服务。金融业务的推广也应与客户的个人使用习惯靠近,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然而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水平相对落后,仍有很大一部分业务必须在柜台进行人工办理,客户必须亲自到现场,这就增加了业务办理的复杂性,与时代发展速度不符。尽管部分银行已经开通了手机银行服务,但是后续的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仍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不仅服务水平未得到明显提升,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国外的个人金融业务信息化水平相比,我国的业务水平相对滞后,应尽量加强对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业务办理的便利性[2]。

(二)产品重复性高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纷纷推出个人贷款、外汇买卖等业务,业务种类日渐丰富,但却仍存在重复性高、单一性、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业务的范围明显扩充,但却存在同一种类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重复率,难以满足个人客户的理财需求。由于产品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难以吸引个人用户,造成虚假繁荣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大量重复性的金融产品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过多的借鉴其他优秀银行的经验,并没有挖掘具有自身特性,符合个人用户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产品。由于缺乏优秀的理财产品,导致个人金融业务的产品虽然看上去十分丰富,却出现收益差的问题,并不能真正满足个人客户的金融理财需求。

(三)员工专业素养不高

员工专业素养问题主要指金融知识问题,对于办理个人金融业务的客户而言,银行员工的专业素养能起到关键的作用。由于很大一部分个人客户自身的金融知识水平较差,虽然具有较好的金融理财意识,却缺乏专业的规划水平,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往往拿不定主意。而目前商业银行中的员工主要专注于传统业务的办理,自身也缺乏先进的金融理财知识,难以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金融业务服务。传统的业务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客户在金融业务方面的需求,因此,银行应努力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3]。

(四)营销模式落后

对金融理财产品的营销手段是影响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商业银行采取的营销手段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被动性,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银行内主要采取客户经理制,但目前由于银行内的客户经理有限,并不能真正满足个人客户的实际咨询需求和业务办理需求。并且,商业银行对金融业务的营销过于被动,宣传的途径较少,通常只在重要网点进行金融业务的宣传,还有很多员工将金融产品的营销视为副业,并不主动介绍,在服务过程中缺少主动性。个人客户办理金融业务的需求往往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即储蓄、保险、证券等。然而目前商业银行推出的产品过于单一,客户只能办理储蓄或国债,需要办理股票、保险等业务时就只能更换网点,导致金融业务的服务质量较低,客户集中办理金融业务的需求难以满足,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三、针对个人金融业务发展问题的具体解决对策

(一)重视发展手机银行业务

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要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要通过发展手机银行业务增加与客户之间的粘性,将银行的各种金融业务推送到手机银行中,增加客户金融业务办理的自助化水平,不仅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企业形象也有助于业务推广。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客户在手机办理金融业务的需求会越来越突出,商业银行唯有积极发展手机银行业务才能在行业中占领先机,否则必定会被时代淘汰。可以将金融业务中的查询业务、转账业务、存取款业务安置到手机银行软件中,使客户逐渐从业务办理中体验到便利性,增加对商业银行的好感度。同时,银行也要特别重视对线上服务的网络安全管理,要设置信息化和技术部门,专门负责开发和维护银行的线上软件。要成立线上客户部门,提高客户在线上办理业务时的服务体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我国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服务水平,促进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竞争力,赢得客户认可。

(二)丰富业务类型

商业银行应针对各区域客户的实际金融业务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种类,实现个人金融业务的多样性。商业银行要积极挖掘我国金融市场的潜力,为个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以P2P网络借贷的发展来看,我国个人客户的借贷需求有显著增长的趋势,因此商业银行也应该重视个人担保、个人租赁业务的发展,要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个人客户的金融业务需求,构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以支撑新业务的发展。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有明显差异,商业银行在丰富业务种类的同时也应该因地制宜的考虑,要选择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业务进行开发,从而不仅能满足个人客户的金融业务需求,也能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虽然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家已经推广多年,但不同地区的接受程度不同,各银行也应该积极研究区域内的个人金融业务需求,做到主动迎合市场,促进信用卡业务的便利性发展。

(三)提高员工专业素养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金融专业知识要求,努力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打造高水平、专业性强的窗口服务。一方要积极引入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对在职员工进行金融知识、新产品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从而使客户对银行员工专业性有良好的印象,增加客户与银行之间的粘性。银行应该制定与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使员工将个人利益与金融业务的服务水平挂钩,使员工在完善的考核制度影响下为客户提供专业、主动的服务。商业银行必须确保不会因员工的个人专业水平问题影响金融业务的发展,要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使其具有主动服务意识和良好的金融理财意识,能在服务过程中对客户进行专业性强的有效服务。

(四)优化营销模式

商业银行应转变传统营销观念,不能被动的在主要营业网点进行业务营销,还应该积极转变思路,主动将营销推向潜在客户。比如要通过社会宣传、电视宣传、媒体宣传等重要推广渠道进行规模性的宣传,深度挖掘市场中的潜在客户。同时,也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营销方式,将宣传推送到客户手机上。部分商业银行会采取电话营销的方式吸引客户,但这种主动营销在客户心里的好感度并不高,应积极转变思路,从客户感兴趣的角度入手,比如可以增加与新媒体的合作,通过与优秀的手机软件合作加大推广力度。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大大改变,商业银行应积极思考有效的营销模式,要对落后的营销模式进行积极调整,通过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吸引客户,也能有效改变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传统认知,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品牌价值。

四、结束语

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符合我国居民的金融理财需求,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转变营销观念、调整产品结构,在人员素质和技术应用方面提高要求,主动进行创新发展,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黎佳.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業务的发展现状及策略[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v.34;No.115(02):86-88.

[2]李银香,欧阳飞.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88-89.

[3]柏倩颖.银行保险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8):270-271.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发展问题商业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