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重商主义对比

2019-09-10 14:55杨珉沣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6期

杨珉沣

摘 要:现代重商主义作为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既具有自身的特点,也存在与古典重商主义的联系。而本文主要介绍重商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比较差异与联系。

关键词:现代重商主义 古典重商主义 贸易保护

一、重商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重商主义产生于中世纪之后、自由主义盛行之前,大致可以追溯到1500——1776年之间。那时候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慢慢被新兴商业资本主义取代,中世纪逐渐兴起的城市越来约重要。国内与国际贸易日益繁荣,货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大量金矿的发现,航海的发现都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商业活动的重要性。早期重商主义者视金银为财富。贵金属的缺乏和信用制度的尚未建立导致他们主张对进口进行干预,实行高关税政策,以防止金银和硬币的流失。这样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就诞生了重商主义学说,它取代了封建概念,提倡民族主义,赋予商人尊贵和总要性,为经济和军事扩张政策进行辩护,古典重商主义既是封建社会晚期国家用来促进资本积累的经济政策,又是反映商业资本利益和论证国际重商政策的经济学说。

新重商主义首先被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麦金农、克鲁格曼等用来描述美国20世纪70年代对外经济政策中的贸易保护和经济民族主义。而与此同时,二战后某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建立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 以及它们所实行的“出口导向”政策,也带有某些重商主义色彩,因此又被称为“新重商主义”。因其对外政策同16世纪的重商主义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而得名。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来源形式,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国家应利用立法和行政手段,鼓励出口限制进口,谋取贸易顺差。

可以说,现代重商主义是古典重商主义在新时期世界经济社会环境中的不断变化发展的产物。现代重商主义在贸易保护的内容上既对晚期重商主义有所继承,又有自身新的特点。

二、新旧重伤主义对比:

(一)主要观点的差异

1、早期重商主义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特点:要求在国内以贮藏货币的形式宝货币积累起来,力图通过调节货币的运动,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

2、晚期重商主义已开始认识到必须把化币不断的地投入流通,才能使货币财富不断的增加。他们极力主张改变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要求国家允许货币输出,甚至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货币输出,扩大从事外国商品的买卖,以获取大量货币财富。为了保证对外贸易顺利进行,获取利润,他们还进一步明确,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

特点:试图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

3、现代重商主义沿袭了凯恩斯通论中的分析方法,认为贸易顺差和投资、消费等一样也会产生乘数效应。因此,政府为了实现内部利益极大,刻意制造顺差。再者,新重商主义的保护措施繁多且具有攻击性,甚至发展成一系列排他性的贸易保护集团。

(二)在贸易保护的目的上的异同:

1、古典重商主义目的是为了满足当时社会上追求商品生產更快发展,追求商业资本的迅速增加和货币资本的不断积累的潮流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在对外贸易上采取国家干预的强制的保护贸易政策

2、现代重商主义目的是想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

(三)在贸易保护的表现形式上的异同:

1、古典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要形式有:降低减免出口货物的赋税,对输入后准备再输出的商品给予关税照顾;扩大国内耕地面积;扩大和发展本国工业和手工业;降低商品价格,提高商品质量;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保护关税。可主要归结为反倾销、反补贴等保障措施形式。

2、新重商主义的主要形式包括:

(1)绿色壁垒;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凭其经济和技术的垄断地位,制定了一系列苛求的环保措施和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并以此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对本国市场和工业形成保护。

(2)技术壁垒: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依其经济和技术优势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认证标准、评审程序和认证、认可制度等对有关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构成了技术障碍。

(3)贸易管理及其它 :贸易管理是在新贸易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是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政策分析,适用于发达国家对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保护,通过政府对贸易活动的干预,达到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在实施效果局限性上的异同

1、古典重商主义的局限性在于(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贸易顺差也被错误地等同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批判的要点)。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2、现代重商主义的局限性在于(1)忽视财物(而不是货币)才是财富的表现形式。当进口他国物品时若能更低成本地满足本国人民需求,贸易活动就是有效率的。(2)呼吁国家干预的主体是从自身被损害的利益角度来谈贸易逆差,忽视了人民的整体福利和利益水平。

(四)在贸易保护规模上的异同:

1、古典重商主义由于各国之间长期以来政治经济的各种矛盾等原因,主要以国家为单位实行贸易保护。因为发展初期理论不完善,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及措施略有不同。

2、现代重商主义利用区域贸易组织保护成员国利益。区域一体化组织具有的排他性特征被视为对成员国的一种贸易保护。通过“内外有别”的政策和集体谈判的方式,区域一体化协定在为成员国创造更有利贸易条件的同时,却往往对非成员构成了歧视。

但两者的贸易保护政策措施都具有排他性,对其他国家造成了歧视。

参考文献:

[1] 张开阳.论现代贸易中的新重商主义 [J].现代商贸工业,2010(5).

[2]拉尔斯·马格努松.重商主义经济学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经济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