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帮扶类节目的变与不变

2019-09-10 07:22孟令毅郑囡囡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

孟令毅 郑囡囡

摘要:在经历了电视民生新闻“黄金十年”后,民生新闻的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冲刺乏力。尤其是最近几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整个媒体生态大环境发生了质变。本文以帮扶类节目为切口,整理了这一类节目面临的困境和机遇,探索提炼了这类节目的创新模式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帮扶类节目;民生新闻;融媒

一、从“帮小忙”到“帮大忙”

过去,帮扶类节目大多以调解纠纷为主,例如家庭矛盾、消费维权等。这些都是最常见的选题,都是在“幫小忙”。而在内容上,这类选题又难免与其他民生新闻重合,导致内容同质化严重。因此,对帮扶类节目的内容进行延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帮小忙”要向“帮大忙”转变,杜绝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类民生新闻选题。其次,将老百姓急需了解的生活小常识、小技巧进行梳理、演示,实现生活化服务。第三,还可以将民生新闻、生活服务类和时政类新闻有机结合在一起,拓宽选题范围。

2018年初,山东省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吹响了山东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大会召开后在省内引发强烈反响,不少媒体发出呼声,讨论如何立足本地实际,寻差距,找不足,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

借此契机,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小溪办事》栏目着力打造“马上就办”“一帮到底”等版块,拓宽选题和帮忙主体,释放记者活力。面对一些职能部门的“懒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不畏难、不怕烦,稳妥把握政策导向,为老百姓多办事、办实事,做百姓和政府沟通的桥梁。随着政治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的优化以及制度化渠道的建设,帮扶节目需要在导向定位、行为定位、表达定位上“校准准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承担起更多积极引领舆论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二、多样化表达

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尝试了网络化直播:在电视端节目开始的同时,在演播室之外,搭建又一个“齐鲁vg播”现场。这里也有主持人主持,与网络受众实时互动,有时还会邀请新闻中的当事人到“V直播”现场与网友互动。无形中既推广了自身电视节目的知名度,又增加了用户黏性,尤其受到年轻受众的喜爱。

基于这一技术,记者外出采访时,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手机连线与演播室实时互动。2018年8月,台风“温比亚”过境山东时,《小溪办事》栏目组记者几乎全部轻装上阵,通过手中的一部部手机,将最新最快的防汛信息、救援信息传递到电视屏幕和手机客户端,为整个山东省迎战台风“温比亚”做出了突出贡献。

除了多元参与和呈现,融媒体的表达渐渐成为帮扶类节目打破“圈子”不可或缺的要素。2018年,齐鲁频道《小溪办事》为菏泽市巨野县吴庄村残障女士冯红春实现了毕生心愿,将她的几十篇散文和日记整理成册,出版了名为《看!绽放在红色春天的残弱生命》的书籍。帮忙到位,大小屏融合传播也很重要。栏目组为冯女士举办签售会时,央视、人民网、搜狐、新浪、腾讯等多家媒体纷纷要求转载报道。由此可见,融合不是传统电视的死结,而是新的机遇,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最终播出效果是一个放大了的电视窗口,且加入了新媒体元素,融合传播,节目更有力度。

三、吸引更多同道小伙伴

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活下去。如何让新闻影响力成为变现资源,这是当下所有传统媒体产业遇到的最大挑战。

2018年,齐鲁频道《小溪办事》节目推出“后备箱义卖”的活动,通过联络各地的志愿者组织,将爱心人士聚拢起来,把家中闲置的物品拿出来义卖,义卖所得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每场活动,除了电视端和网络端,更通过知名微博博主、微信群主、粉丝团等线下途径,吸引爱心企业主、慈善家加入,打开了更广的合作渠道。而在生活服务类方面,《小溪办事》与抖音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短视频展示的方式,邀请业内人士,为受众提供装修、购车、买房、急救等一系列技巧和知识。既找到了更多的合作伙伴,也找到了帮扶类新闻可以资源变现的新手段。

融媒体时代,很多传统媒体认为被新媒体抢占了资源和市场,只是因为过于迷恋功劳簿和曾经的“黄金十年”。在提倡“高质量发展”的今天,粗放的旧动能早已不适应新时代的提速。只有转变思想,转换角色定位,在保有自身传统优势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融合再生,才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灵活且适应新媒体生态的产业化发展平台。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
以民生新闻为视角的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研究
社会新闻报道与民生新闻报道的异同
从“民生新闻”向“民生服务”迈进
民生新闻播音中的人文取向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