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视域下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探析

2019-09-10 07:22张小娟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1期
关键词:中国智造技工院校工匠精神

张小娟

摘  要: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逐渐发展为“中国智造”。国家的发展需要与高技能人才的支持息息相关。技工院校担负着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高技能技术人才的重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而又形式多样的教育。本文提出构建结合思政教育、专业教学实践、校园文化等多种方式的培育体系,培养国家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中国智造;技工院校;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要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中国智造”。“中国智造”无疑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企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输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技工院校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2016年,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年,刘延东同志强调“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自此,“工匠精神”成为当年十大流行词语,倍受关注和讨论。

工匠精神,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为主要内涵,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从古至今,“工匠精神”既体现了匠人拥有高超技艺,也意味着匠人具备崇高品质,对于社会生产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庄子》记载的战国时期的“庖丁解牛”展示了庖丁宰牛技艺的精湛,同时也展示了怀有技艺的自尊自信。央视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记录了8位平凡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的不平凡在于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以及对自我和产品的不断提升。日本作家根岸康雄主笔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记录了规模小但技术顶级的12家企业,其立身之本就在于“工匠精神”。

中国智造,是让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实现由大到强的结果,这必然离不开“工匠精神”。技工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走向社会、走上岗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由大到强不断发展的需要。

2.技工院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如下几种途径。

一、思政课程当为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

思政课程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学生注重技能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工匠精神”,能够帮助学生精确发现自我价值,准确自我定位,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政教育以“工匠精神”为培养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触“工匠精神”并进行学习与反思,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首先,思政课程可以开设相关的时政学习,通过专题学习、线上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当下国情、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企业需求,帮助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让学生对“工匠精神”产生认同感。其次,榜样学习应该作为思政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可以通过名人学习、优秀学生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觉得学有所得。最后,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才能更好的生活学习。

二、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

作为技校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是在校学习的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将专业课程教学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切实需要的。学校应当定期开展社会调研,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动向,以社会实际生产需求促进教学计划的合理化,调整相关的专业课程。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工匠精神”的元素,结合相关名人纪实,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专业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首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根据生产实际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优化专业设置,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其次,开展专业课程小班授课制,尤其是针对专业实训课,一方面教师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专业技能,加强对专业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自信,与传统的大班授课制相比小班授课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最后,通过实训周、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下企业切实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专业生产实践,感受企业制度与文化,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校园文化也是弘扬“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是学生自发的、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阵地的一种群体文化。将“工匠精神”植入校园文化既丰富了校園文化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学校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宣传当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氛围。首先,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技能大赛等培养学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道德品质。其次,利用各种校园媒介宣传“工匠精神”,让学生充分感受其内涵文化。

3.总结

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中国智造的必然要求,也是院校自我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技工院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为中国智造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高技能人才,以不付职业教育之使命。

参考文献

[1]  肖群忠,刘永忠.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2]  李海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探索[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61-64

[3]  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

猜你喜欢
中国智造技工院校工匠精神
闪耀西子湖畔的“中国智造”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