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的运用

2019-09-10 04:13杨丽芳
高考·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脉络章节一节课

杨丽芳

摘 要: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在教学上起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复习课上的小结能让知识形成体系,促使学生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内在联系,自己去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

关键词:政治复习;小结

在去年六月份,科组安排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不是我准备,是学生准备。在教研组长说这事之前,我因为声带发炎说不了话,已经安排好下一节课由学生自己上课。每组都准备一个课件,上课抽签上。

学生的重视程度让我感到意外,因为我根本没有告诉他们明天有人来听课。四个组的学生代表充分运用可他们的人脉,把级组能用的电脑都借到了。

上课的内容是复习高一经济第五课《新时代的劳动者》,课上得很顺利,学生发挥非常出色。学生讲完课后的几分钟我进行了补充说明。我表扬了学生。但课后的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一节课上得不错,但作为复习课,要体现课堂知识吸收了多少,主要还要看小结。这一节课潘婉露同学的小结就把整节课的知识脉络给予了说明并且重点也体现出来了。

可见,小结很重要。

小结,即学生在学完一章或一节结束后所进行的、以概括提炼为主的系统复习方法。小结的过程就是检验学生概括阐述教材正确与否的过程。通常,学完某一章、节结束后,应由学生进行小结,概述全章、全节的主要内容,创设一个清晰、简明的脉胳,在学生心理上形成定势。然后不断复习,加深巩固。当小结内容全部掌握以后,再联系社会现实、理论指导实践。实际上,学生对小结的理解,就是对刚结束的那堂课的知识脉络的总结。

在上《生活与哲学》的复习课时,我更加感觉到了小结的好处。进入复习的第一堂课,我就把整本书的脉络向学生展示:

一、绪论、开篇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辩证唯物主义

1.唯物论

2.认识论

3.辩证法

(二)历史唯物主义

1.历史观

2.价值观

这就是我对整本书的小结。在每一堂复习课的开头,我必定先问他们今天讲哪个环节,学生就会把这个脉络在脑子里过一遍。在结束的时候,我又会找学生讲本堂课的知识框架展示出来,然后做题。

在讲唯物论(第四,第五课)的时候,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印象比较深,因为每讲完一个章节我都要提问,以至于当我讲完唯物论时,学生主动向我呈现了一下的原理总结。着实令我吃惊。

每天的小结学生记在了心上,再一个整合就成了一个总结了。

但小结复习法也存在局限性。章节内容较少,篇幅较短的时候,小结起来困难;过多、过细,缺乏系统性、逻辑性,造成杂乱无章的感觉,容易使学生失去复习兴趣等等。这些都有碍于小结复习法的顺利进行。

运用小结复习法应注意做到师生互动。把小结内容不断扩展,既明确教材的本质属性,又不遗漏说明材料,在理解的前提下,变换多种题型,拓展多种模块内容和深度,反复刺激,直到掌握为止。

参考文献

[1]冯应铭.切莫小觑课堂小结[J].魅力中國,2009,8(3)

[2]曹双红.思想政治课单元小结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0,20(1):

猜你喜欢
脉络章节一节课
四川非遗类旅游纪录片发展脉络浅析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
《烃》一章中的实验考点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