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06:01景锐剑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主动探究混合式学习高中化学

景锐剑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育观要求学生发挥主体地位,在不断吸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各项能力,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之与新课改教育理念相符,本文笔者就“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混合式学习;互动平台;主动探究;备课效率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应用性,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思维的开拓与持续的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建设者与组织者,应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不断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为了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出现了“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笔者以高中化学为出发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打造师生互动平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提高教师备课效率”三个方面对“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打造师生互动平台,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应积极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学习过程,获得知识的领会内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高中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产生不了学习兴趣,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与心理需求,使得课堂教学的教与学产生脱节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如:基于智慧教室开展教学,打造互动式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定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笔者在进行“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的置换反应,从而提高探究实验能力,首先以拿破仑的故事作为情境导入,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随后,展开实验探究镁、锌、铁、铜等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让学生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利用“计时器”功能,选取几名同学的探讨结果,进行展示,用电子白板修改讨论中的优缺点,让所有学生都能明白注意点并改正思维偏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学生人人參与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不断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知,完善自我,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把教材中的知识填鸭式的传递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激活,自主意识得不到体现,各项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转变教学模式,如:微课教学,不仅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而且使不同学生在自我认知水平基础上得到自我提升,不断落实因材施教原则,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笔者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并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在教学前整合优质资源制作微课视频,突出重难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对章节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同时明确了重难点,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把问题带入课堂中,笔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分析,学生从自我认知水平中不断产生思维碰撞,获得自我提升,同时,学生根据自我学习情况对视频反复观看,以达到巩固复习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备课效率,丰富教学资源

传统的备课的模式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并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教学备课提供了新的资源辅助,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有针对性的筛选网络资源,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笔者在进行“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备课时,考虑到本节课以理论知识为主,新课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材为中心,丰富教学资源,在网上整合有关生活化的案例,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设置教学目标,并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教学资源与线下教学有机统一,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同时,在教学后,把制作好的教学课件,通过教学资源库的渠道进行上传,使教学资源达到共享。

综上所述,根据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与高中生的心理需求与认知水平,为达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不断的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不仅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并运用于备课环节中,而且可以打造互动式课堂,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生水平,获得自我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乔婷.探讨混合式学习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氯气的性质》实验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35):67-68.

[2]胡佳,刘艳.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v.36;No.197(3):128-130.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8年度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课题项目“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成果(编号:川教函【2018】495号)

猜你喜欢
主动探究混合式学习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构建高效复习课堂的教学研究
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