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创作感想

2019-09-10 10:25郑秋晗
青年生活 2019年5期
关键词:背景创作过程

郑秋晗

摘 要:艺术创作是美术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想在绘画方面有所提高,必须经过艺术的创作。本篇主要讲了我在创作我的作品《沂蒙山小调》的时候的感想。

关键词:背景;创作;过程;感想

一、创作背景

艺术贵在具有生命力。上千年的中国画艺术发展史更像是一本历史书,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北宋不同于元代,南宋不同于明初。即便是优孟衣冠,故意去效仿,也难逃时代气息。中国画又讲究“六法”,气韵生动又为之根本,气韵统领着整幅画面,打开一幅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画的气息。“人品既高,画品不得不高”,看画如看人,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从南北朝时期古人借画表达心情,表达对自然的崇拜之情,到元朝时期南宋只剩下半壁江山,蒙古人开辟了元朝,许多知识分子归隐山林,绘画又由歌颂大自然转向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中国画风格一直在转变,逐渐以人为本,因心造境。山水画那种壮美融洽的气息,灵活清澈的气韵,和美高洁的情趣在我初次接触他的时候就深深吸引了我,让我由衷感到欢喜,初次看画为之一振,过后又十分想念,所以这次的毕业创作就以山水为画种,题材选取了临近家乡的风景。在这次的写生创作中,虽有困难但更多的是收获。

红色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时被提起,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时也没有忘记饮水思源。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随着红色精神被提起,沂蒙山区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便成为了我首要选择的题材。沂蒙山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融北方的粗犷与南方的鱼米之乡风韵与一体。钟灵敏秀,仪态万方。清风过沂水,松涛缦蒙山。天低雾沾履,路险云在肩。苍鹰巡玉宇,耕牛守麦田。回首登临处,浩浩一大千。同时,沂蒙山又是四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许多革命党人都在这里奋斗过,每一座山头都燃烧过抗日战争的烽火,每一寸土地也都渗透了抗日军民的鲜血,是为红色革命根据地。刚好现在学校遵义师范学院也坐落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同为共产党人为之奋斗过的地方,是要我们去深刻铭记的地方。

三、写生创作构思

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更是不同于西方风景画的写生,因为中国山水画讲究的是意想胸襟。国画山水的写生主要是客观景物的存在与自我意识思维的结合,主观对景物进行概括、取舍、提炼、再加以改造。山水画讲究把景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所谓的“眼到,心到,手到”,所以古人在画山水时造型不是整幅画中的重点,而是将 “通意”作为最佳地表达。山水画最讲求的就是气势,山的连绵起伏、山石的转折都要融会贯通,要得山间之神气并铭记在胸。山水画的创新,第一要素必然是对自然风景、时代的热爱,看到山川景色,心中有一股激情想要把这一股来自自然的气势在纸上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中国画强调似与不似之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画画又讲究个性与面貌,所以在创作取景过程中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四、写生创作过程

初步构图定了下来了,接下来就开始将这些构思具体画出来。但眼高手低,手上功夫不够,跟不上自己的思维,在创作时这是一件痛苦的事,一个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提升的问题。手上的功夫生疏,没有去动笔沉下心画过一张完整的画,要想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水平,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初次上手给我困难很大,之前学的笔墨技法几乎全都是纸上谈兵。一开始我想过的并不是竖构图,而是以横构图的方式去表现高山流水,在技法上选择了斧劈皴去表现山石。可画到后面的远山的时候发现,斧劈皴的境界并不是我所能掌握的来的,而且在表现沂蒙山时,斧劈皴却只能表现北方山水险峻的气势,南方的柔美风格并不能表达出来。于是我放弃了这种技法,转而去寻找新的技法。在构图上,由于横构图的局限性比较大,这时候我开始考虑竖构图的形式。由于沂蒙山的巍巍大山,群山逶迤,绵亘不绝,又因着山气氤氲,宛如仙境,所以这一次技法的选择上我选择了长披麻皴去表现,画下面的树时还没有发现有不当的地方,可是到了中间画山时,长披麻皴的表现却又过于柔美,完全就没有了北方山水的气势。这次创作又以失败告终。苦苦思索再三后,恍然间看到之前临摹过的《庐山高》,山峦层叠,草木繁茂,云烟缭绕,飞泉瀑布,苍松挺立,虽沈周是江南画家,画中形象多于想象,但是也大有气势在。所以我选择了里面的主要技法解索皴和披麻皴,用以衬托沂蒙山虽是北方景色但也有南方景色的细腻蓊郁在。山东缺水,而且缺好水。由于天气干旱,虽有黄河但水质太差和断流。泰山有名,但是没有大河。沂蒙山却孕育了沂河,山东的第二大河。中国画又讲究气韵,山水相映,师法造化,才能出来作品。开始的几张对宣纸的不熟悉和水墨控制不好,导致我画面层次分不开,用线过于软,没有精神,同时在绘画过程中内心急躁静不下来也是一个原因,后面越画越觉得自己一点点也在进步。由于沂蒙山历史文化浓厚,所以我选择了仿古的形式去刻画沂蒙山的景色,这样更加凸显了沂蒙山的风韵。

两个月时间的绘画创作,让我对山水的欣赏与绘画技法都有了明显的成长,让我对山水画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不论是构图还是笔墨的转换与运用都收获颇丰,都有一定的进步,同时也让我明白要多看古代经典文学,从对名家名画的学习中再到自然山水中去,从自然山水再回到宣纸上来创作,提升自己绘画的思想境界,提升自己的绘画技法与创作意境。

五、写生创作感想

通过这次创作,深深地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眼高手低。除了提高自己的技法以外还要多阅读,提高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人品,还要耐住自己的性子,多做功夫。

而千百年来,沂蒙山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文人骚客、帝王将相纷至沓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站在这被誉为两站圣地的沂蒙,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依旧历历在目。历史的車轮滚滚向前,而沂蒙精神也在这红色的沃土上继续生根发芽。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古老而悠久;沂蒙山的民歌,婉转而动听;沂蒙山的历史和精神,至今也仍然激励着我们广大齐鲁人民在新的领域阔步前行。

参考文献:

[1]中国文明网.《以“红色精神”照亮前路》.2016.0705

[2]陆俨少.《山水画刍议》.上海人民出版社.1016.5

[3]于冰.《林泉高致》的境界及其对宋元山水画影响[D].山东大学,2012.

[4]芥子园画传.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9

猜你喜欢
背景创作过程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Jazz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跟踪导练(一)5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
创作失败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