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 戏

2019-09-10 07:22叶子
百花园 2019年5期
关键词:黄桷水袖河面

叶子

瑞河场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文字中,这条长虫一样的村庄摆在山势顿挫的褶皱里。横穿而过的是瑞河,五岭三山收集来的溪水,扑腾奔到瑞河场时安静下来,像乡下人进了城,低眉颔首顺着青条石的河岸,逶迤而行。

我们一群孩子是见不得水的,刚刚立夏,我们就脱得只剩裤衩,溜进瑞河。溜进瑞河不是图清凉,而是场东头摆着戏台,看戏得收门票。我们不是不想买门票,是因为买不起五分钱的门票。

金黄的小麦已颗粒归仓,白面磨了好几木斗,下半年衣食丰足。田里的秧苗淡如绿烟。县城戏班何家班的鼓点一声一声敲进村庄,也敲在庄稼人的心坎儿上。这是庄稼人的闲散时光,他们手里握着《小凤仙》的戏票,踩着鼓点儿进场,咂着戏腔离场。

赛神仙呢,这日子。

我们一群孩子心里像猫抓,小凤仙的唱腔就是那猫爪子。

限于地势,戏台搭在东头的石拱桥上,河两岸用围栏围起来,留一口子,守两个年轻后生,画着戏脸,开场前负责收票。

我们潜入河里,但水上也扎了不高的围子。我们游到河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盯着水面看,好像小凤仙要从水中走出来一样。事实上,台上的戏我们看不到——一棵枝叶茂密的黄桷树挡住了戏台。但台上的戏却倒映在河面,我们盯着河面看,相当于看戏,看戏里的小凤仙。

这急坏了狗剩。狗剩不会水,旱鸭子一个,在岸上干急。几声醒脑的开场鼓之后,幕帘渐开,一女子如弱柳扶风般走出,却听得一声绝嗓:

“叫一声我的柳郎——”

沿河两岸的看客都叫了一声:“好!”我们人小,跟着喊:“好。”听得小凤仙又唱: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音儿打战,小凤仙水袖一甩,恍然如风起,有潇潇雨声。回过神,河面寂寂,流水默默。

人儿在台上缱绻幽怨,如泣如诉;我们在河中愁肠百结,唏嘘落泪。狗剩看我们落泪,也跟着哇哇大哭,撕心裂肺,如丧考妣。

狗剩说长大了要娶小凤仙,那样天天都可以看小凤仙唱戏。我们就笑:“等你长大,人家就是大凤仙了。”笑过后我们有些怅然,其实小凤仙比我们大不了多少,我们十二三岁,小凤仙就十五六岁的样子。但我们听不得狗剩的狂话。

我们初中毕业那年何家班出了点儿事儿,具体地说是小凤仙出了点儿事儿。

那一年狗剩读高二。

小凤仙依然在台上唱:

“叫一声我的柳郎——”

我们依然在河中的大石块上落泪,但岸上没有了干着急的狗剩。狗剩早蹲在桥上面的黄桷树上,像一只大鸟栖于浓荫之中。从狗剩的角度只看得清小凤仙的头顶。小凤仙唱得凄切,我们哭得伤心。小凤仙一甩水袖,“咔嚓”一声巨响,我们看见狗剩驾着黄桷树枝丫,从河面呼啸而出,落到了小凤仙的头上。戏台上顿时乱成一锅粥。何家班停止了在瑞河场的七场演出,连夜把受伤的小凤仙送回了县城。

台上傻站着狗剩一人,握着树枝发愣。

传来的消息是,小凤仙颈椎受伤,出院后成了“偏颈”——脖子歪了,自然是无法登台再唱“叫一声我的柳郎——”了。后来何家班敲着鼓点来过几次瑞河场,台上自是没了小凤仙。我们也没了看戏的兴致,狗剩也考到省城读大学去了。

几年后,狗剩畢业分到县医院。过节回瑞河场,我们惊呆了,跟在狗剩后面的竟然是小凤仙!

胖了。腰粗成了水桶。眉眼无波。说话间发出“嘎嘎嘎”的爆响,像怕痒痒的破小子被挠了胳肢窝。这哪是我们心中的小凤仙啊!

我们都盯着小凤仙的颈子看,并没有看出偏颈。

“难为了狗剩娃,天天揉搓,硬是矫正过来了。”母亲说,“为学医,差点儿断了父子关系。”

我们问柳医生——狗剩是柳医生的小名,是不是天一亮就听“叫一声我的柳郎——”。柳医生怔了一下,眼里虚空起来,没有回答。直至离开瑞河场,他也没回答。

[责任编辑 徐小红]

猜你喜欢
黄桷水袖河面
Singing the Changes
情系黄桷兰
情系黄桷兰
水袖起舞翩若惊鸿
曼妙的水袖
击中
漓江
河面是谁的镜子
河里站着废弃的桥墩
最熟悉的陌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