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经济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019-09-10 07:22刘劭春王颖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海洋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刘劭春 王颖

摘要:为提高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進一步促进其区域经济发展,文章根据2001—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福建省海洋经济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海洋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海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于稳定,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福建省海洋经济对全国、福建省和福建省沿海城市经济的贡献逐步扩大,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87%、25.6%和30.45%;福建省海洋经济在GDP、产业结构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效应均较强,对区域经济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福建省应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主要抓手,具体包括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建立健全陆海统筹发展机制。

关键词:海洋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陆海统筹;影响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19)04-0066-05

Fujian′s Marine Economy and Its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y

LIU Shaochun,WANG 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Fujian province and further promote it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aper analyzed the marine economy of Fujian province and its impact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based on relevant statistics from 2001 to 2015,and made recommendations.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marine economy in Fujian province was continuously enhanced,the structure of the marine industry was continuously adjusted and stabilized,but it still need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optimized.The contribution of Fujian′s marine economy to the economy of the coastal cities of China and Fujian province is gradually expanding.The average contribution rate was 0.87%,25.6% and 30.45% respectively.The impact of Fujian′s marine economy on GDP,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was strong,which played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y.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was main focus in Fujian province,including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marine industry,promoting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establishing a sou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for land and sea.

Key words:Marine economy,Regional economy,Industrial structure,Land and sea co ordination,Impact effect

由表1可以看出,从绝对量来看,2001—2015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约9倍,而全国增长仅约6倍,且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的年增速大部分超过全国水平;从相对量来看,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有上升的趋势。

虽然福建省海洋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由于其区域发展不均衡和陆海联动不协调等因素,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仍有差距[5],这与其丰富的海洋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政策扶持不相匹配。

1.2 产业结构

全国和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福建省海洋第一产业占比下降较明显,但仍高于全国水平;福建省海洋第二产业占比自2006年明显下降,且低于全国水平;福建省海洋第三产业占比处于波动的调整期,自2009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基本高于全国水平。

总体来说,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于稳定,其中海洋第一和第二产业占比下降,海洋第三产业占比上升,“三、二、一”的海洋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与此同时,2015年福建省海洋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国水平,海洋第二产业占比却低于全国水平,表明福建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虽已较快发展,但产业附加值仍较低、产业规模仍较小、仍未形成较成熟的产业链以及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等,可能导致海洋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亟须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2 福建省海洋经济對区域经济的影响

2.1 贡献率

福建省是海洋大省,其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贡献(表3)。

由表3可以看出,2001—2015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福建省和福建省沿海城市GDP的比重均有所上升,表明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逐步扩大,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87%、25.6%和30.45%。

2.2 影响效应

本研究采用Stata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虑到相关数据的不可获得性,在回归分析时没有使用控制变量。

由于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且与对数函数关系的拟合程度较高,建立模型为:

Y=β0+β1ln X+ε

式中:Y为被解释变量,即增长效应(Gi)、产业结构效应(Sg)和就业效应(Em)3种影响效应;X为解释变量,即海洋生产总值;β0和β1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

2.2.1 增长效应

海洋经济的发展可带动区域GDP的增加,回归模型为:

Gi=β0+β1ln X+ε

回归系数β1在该模型中可表示为GDP增速与海洋生产总值增速的比值。对该模型进行OLS回归分析,可进一步得到回归模型为:

Gi=-69 654.23+10 482.11 ln X

(-8.74)  (10.35)

R2=0.891 8, R2(adj)=0.883 5

DW=1.721 8, F=107.17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回归系数β1=10 482.11,且P=0.00(小于0.01),表明其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即海洋经济与区域GD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回归效果来看,R2=0.891 8,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误差较小,解释力强。此外,该模型中的总观测数量n=15,解释变量数量k=1,通常情况下取显著水平ɑ=0.05,查表可知DW值的临界点dl=1.077和du=1.361,而模型中DW值介于du与4-du(2.639)之间,充分表明该回归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的问题,即通过统计检验。

根据该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对区域GDP增加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海洋生产总值每增长1%,区域GDP即增加104.82亿元。可见,福建省海洋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增长效应。

2.2.2 产业结构效应

海洋经济的发展可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回归模型为:

Sg=β0+β1ln X+ε

对该模型进行OLS回归分析,可进一步得到回归模型为:

Sg=-1.256 8+6.189 6 ln X

(1.438 2) (11.323 7)

R2=0.587 6, R2(adj)=0.555 9

DW=2.069 3, F=18.52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回归系数β1=6.189 6,且P=0.00(小于0.01),表明其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即海洋经济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回归效果来看,R2=0.587 6,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误差较小,解释力强。

根据该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海洋生产总值每增长1%,区域海洋第三产业产值即增长6.19%。可见,福建省海洋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产业结构效应。

2.2.3 就业效应

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方面,回归模型为:

Em=β0+β1ln X+ε

对该模型进行OLS回归分析,可进一步得到回归模型为:

Em=-324.567 1+89.004 4 ln X

(-5.70)  (12.30)

R2=0.920 9, R2(adj)=0.914 8

DW=1.689 3, F=151.4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回归系数β1=89.004 4,且P=0.00(小于0.01),表明其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即海洋经济与区域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回归效果来看,R2=0.920 9,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误差较小,解释力强。

根据该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对区域就业人数增加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海洋生产总值每增长1%,区域就业人数即增加0.89万人。与此同时,海洋经济的就业效应与陆地经济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福建省应加快发展海洋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促使海洋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建议

福建省海洋经济在GDP、产业结构和就业等方面对区域经济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为加快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发展和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福建省必须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主要抓手。

3.1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机遇,把握“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培育海洋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发展海洋主导产业的同时,促进海洋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较成熟和较完整的海洋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海洋新兴产业的产品附加值,打造独具地区特色的海洋品牌和龙头企业,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全球竞争力。

3.2 促进海洋科技创新

加快推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迫切需要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鼓励涉海科技型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的核心和支柱作用,推动、服务、支撑和引领海洋强省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此外,加快培养海洋创新人才,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3.3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并践行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海水环境质量和入海污染物总量等常规监测工作,为保护海洋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海域和海岸线的自然属性、资源禀赋和环境保护要求等,科学选划海洋生态红线。坚持从管海、治海和护海角度出发,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3.4 建立健全陆海统筹发展机制

制定长远规划,积极推进陆海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将陆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技术优势向海域延伸,拓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加快海洋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将丰富的海洋资源向陆域转移和扩张,重视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势产业规模,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均衡和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KILDOW J,COLGAN C S.California′s ocean economy:report to the resources agency,State of California[J].National Ocean Economics Program,2005(7):11-30.

[2] WHITE K.Economic study of Canada′s marine and ocean industries[J].Marine Policy,2001(3):244-253.

[3] 王晓惠.海洋经济对东南亚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海洋经济,2011(1):53-61.

[4] 董杨.海洋经济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评价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11):161-166.

[5] 高強,翟惠琳,穆丽娟.山东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力实证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4,32(2):76-80.

[6] 吴明忠,晏维龙,黄萍.江苏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1996-2005[J].江苏社会科学,2009(4):222-227.

猜你喜欢
海洋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发展增强海洋经济的策略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