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肉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控尿效果的影响

2019-09-10 06:01李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李艳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控尿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指导,不做特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实施盆底肌肉锻炼,观察其治疗有效率以及手术后控尿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以及漏尿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以及漏尿量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好转幅度更大,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的实施可有效提升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控尿效果,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盆底肌肉锻炼;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控尿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4.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031-002

压力性尿失禁是泌尿科的常见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妇女当中,特别是经产妇发病率最高。由于这种疾病的症状容易反复发作,且相对隐私,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社交活动、体育锻炼和性生活,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大多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仍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然而何种治疗方法更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控尿效果,至今仍缺乏统一定论。本文旨在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尿控的影响。现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研究,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中的病例资料均选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观察组24例女,16例男,年龄范围43~75岁,平均(59.01±8.22)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4.52±3.13)年,其中完全性尿失禁23例,不全性尿失禁17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均在45~76岁,平均年龄(60.02±8.17)岁,病程7个月-10年,平均(4.98±3.08)年,其中完全性尿失禁24例,不全性尿失禁16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手术后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无特殊性治疗措施,告知其定期接受复查,完成一般信息采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主要包括:(1)呼吸运动:指导患者仰卧或坐下,稍微弯曲双腿,分开,缓慢呼吸,并尝试在吸气时使肛门和会阴收缩,保持4-6秒,尽可能呼气,持续10秒,重复几次直至患者掌握,但注意腿、臀部位肌肉不得参与,2-3次/次,持续10周以上。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去枕头平躺,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尝试使腹部膨胀,通过口呼气,收缩腹部肌肉;然后骨盆底肌肉收缩,患者将臀部抬离床并在呼气时持续5秒,10次/组,6组/天。(2)坐立提肛肌:将膝盖分开,并向前稍微倾斜身体,同时做骨盆底肌肉缩进和提肌运动,时间达到10秒后,坐直身体,并尽可能放松腰部,200次/d,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练习12周。避开月经期。(3)腹直肌和盆底肌的运动,在仰卧位,腿尽可能弯曲,使大腿靠近腹部。然后双手抱腿,触摸脚尖。再躺下并深吸气,10-15min/次,3-4次/d。

1.3观察指标 依据患者临床特征判断其治疗效果,治愈:尿失禁症状消失,患者恢復自行控尿功能。好转:基本能自行控制小便,但偶尔会出现失禁;无效:仍存在尿失禁,未有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好转率+治愈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以及漏尿量(采取1h尿垫试验获得)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9.0统计软件统计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资料选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选用t检验,计数资料选用%表示,组间对比选用x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50%、85.00%,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控尿效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以及漏尿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以及漏尿量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好转幅度更大,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腹内压在短时间内异常升高,导致机体不自主排尿引起的,虽然不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但是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可能导致抑郁和焦虑,已经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临床常采用手术方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尽管术后症状己基本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漏尿现象,近年来,随着临床康复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盆底肌功能训练逐渐应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治疗。

本研究对4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给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且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以及漏尿量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好转幅度更大,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根据压力性尿失禁的病理生理机制设计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通过增强盆底肌群收缩和舒张功能,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支持力,使尿道括约肌强度增加,并降低盆腔内压,最大限度提高术后控尿效果。

综上所述,将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应用到压力性尿失禁术后康复治疗中,对提高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控尿效果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手术后的应用探讨
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后早期应用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超声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应用研究
盆底肌力强度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预测和干预中的作用研究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推广
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156例临床分析
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尿动力学检查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