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现状及策略探析

2019-09-10 05:44徐海霞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徐海霞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因此不同授课形式和不同文学体裁所需要应用的导入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课堂导入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只有率先明确课堂导入的意义所在,掌握课堂导入的不同方法和原则,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应用甚至挖掘更为合适的课堂导入方法。本文便对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策略

一节生动且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课程首先从导入开始,课堂导入环节是教师与学生就课文内容的预习和了解情况进行的首次信息交流,如果导入策略应用得当、使得课堂导入环节呈现出较为精彩的成效,便有助于教师抓住学生们求知的欲望,进而使即将教授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心理期待,吸引学生专注聆听课堂内容的注意力,并激发其深入思考的兴趣。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下,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当以自身教学经验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为研究基础,分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进而以优美的教学语言和丰富的导入策略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一、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导入的形式单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设置了课堂导入环节,但教学内容的导入方式较为单一,多数教师只在课堂上应用到了比较传统的课堂导入方法,如在课前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或脍炙人口的诗词带领学生缓缓走入教学氛围之中;或是为学生讲述课文作者的生活故事或创作经历,通过提升学生对文章作者的熟悉程度,进而加强其对课文内容理解程度和探究欲望。但是,若是长期使用单一的课堂导入策略,则难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另外,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并没有真正分析出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语文学习兴趣点所在,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爱上语文,进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兴趣。

(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语言魅力有待提升

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部分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语言组织能力并不高明,面对不同文学体裁的文章并没有应用不同的导入思路和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导入。在笔者看来,若是本节课的教学课文为记叙文,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进行相关课文内容的引入;若本节课教学课文是抒情散文或古典诗词,教师可以根据散文或诗词内容采用优美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或引领学生穿越时空,或使其走入到特定的情感和审美氛围之中,方便学生的诵读和理解。然而,就笔者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能抓住不同体裁文章的内在特点,更无法依据其写作特点等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可见教师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语言魅力等均有待提升。

二、课堂导入策略

(一)图片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从针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学习特点而编排的语文课本上来看,几乎每篇课文中都能够依据文本内容配有精美细致的插图。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语文教师也可以采取图片导入的形式,充分利用好文本素材,并辅以教师在备课时间寻找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展示图片,建构起图片与课文内容之间的桥梁,进行实用的课堂导入。采取这样的导入形式,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正确把握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思路,在本节课的主题之下进行充分的知识传授和表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以形象可感的感性材料代替抽象材料,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对图片及相关教学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窃读记》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呈现出文中的小小女孩隐藏在一群成年人中间偷偷捧起一本书仔细阅读的图片,令学生在图片中挖掘出并联想到女孩阅读时的动人情态和小心翼翼的心情。此外,教师还可将文中主人公常常光顾的书店及其最喜爱的下雨天的图片进行辅助展示,要求学生将几幅图片进行有效串联,先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考编写出一个小故事,之后再将自己写的故事与课文中的情节进行对比,寻找出在情节设置和语言编排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将这种方法应用于课堂导入环节之中,既有助于锻炼、开拓学生的思维,加强写作训练,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文章的欲望,推进教学进程。

(二)设疑导入,激发学生思考

五、六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其好奇心仍然较为强烈,善于并乐于以课堂上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为基点进行仔细思考,并对得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答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依据学生这一身心发展规律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适当设置悬念,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顺势完成语言基础知识和语文优秀词句的导入。设疑导入,便要求教师利用备课时间进行文本内容的充分熟悉、课外资料的有效汇总和教学内容的整理编排等,选取最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问题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抛出,设置悬念,使学生通过一个或一连串的问题层层递进,对课文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和研究。

例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基于“钓鱼”这一文章的中心主题向学生进行提问,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正式授课环节更加认真地聆听教师的知识传授和细节指导。教师可在课堂上这样提问学生:“班上有哪些同学钓过鱼呢?能说说你在等待鱼儿上钩时的心情和成功钓到一条大鱼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吗”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以喜悦、兴奋、兴高采烈等词汇描述自己钓到大鱼的心情;会以焦灼、紧张、渴望等词汇形容等待鱼儿上钩的心情。在学生们充分进行自我表达之后,教师可以问题和学生的回答为突破口进行课文内容的导入,向学生说明: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课文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他也在激动和渴望的心情之中钓上来一条鱼,可是,小男孩的父亲却要求他一定要把这条鱼放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看一看这个男孩的故事吧。

(三)情境导入,完善教学氛围

任何一篇语文课文的教学都必定要在特定的场景之下进行,作者笔下的所塑造的鲜活的人物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均离不开发生的场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致力于在课堂导入环节之中以音乐导入或影视片段导入的方法为学生营造出与课文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氛围,使学生得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进行良好把握。

例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教师首先应当明确:这篇课文,是在战争结束后以解放军战士的口吻与百姓作别的文章,讲述了在战争期间平民百姓对解放军战士的支持和军民之间建立起的深切情感。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中播放《十送红军》、《军民鱼水情》等歌曲,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不同的乐曲书写军民之间的情感交流的不同方式。之后,教师便可顺势抓住学生心灵感受的契机展开课本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饱含深情的语言。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形式提升学生对教学文本和课堂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之中增强对课文和语文知识的熟悉程度。此外,教师还应当更加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世界的认知,并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孙琳.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艺术探析[J].亚太教育,2015(35).

[2]杨宝春.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06).

[3]劉军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 (09).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