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吉林省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现状及问题

2019-09-10 08:55高春婷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4期
关键词:债券市场吉林省

高春婷

摘要:吉林省债券市场相较全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通过分析吉林省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进而提出吉林省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吉林省债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吉林省;非金融企業;债券市场

一、吉林省债券市场现状

(一)发行情况

吉林省债券市场相较全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2013~ 2017年,吉林省债券发行金额分别为157.00亿元、329.69亿元、475.36亿元、424.58亿元、298.40亿元,发行只数分别为16只、52只、66只、56只、32只,虽然受市场环境及国家政策影响波动较大,但发债总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从全国对比数据来看,2013~ 2017年,吉林省债券发行金额占比全国债券发行金额分别为0. 44%、0.61%、0.64%、0.45%、0.43%,发行只数全同占比分别为0.54%、1.06%、0.90%、0.60%、0.41%,无论从发行金额还是只数,吉林省债券全国占比较低,上升空间巨大。

具体来看,2014~ 2015年,吉林省债券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债券发行金额和只数大幅增长:2016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府融资平台类企业发债困难凸显,而信用债违约事件增加更为2017年吉林省债券市场乏力埋下伏笔:2017年,全国债券市场惨淡,“投资不过山海关”使得省内债券发行难上加难,债券发行金额和只数大幅下降。

(二)产品结构

从发行品种来看,截至2018年6月末,吉林省存量债券135只,金额1157.29亿元,具体品种、金额如下表1所示。由此可见从无论从规模还是发行只数来看,中期票据市场余额占比最高,主要原因为中期票据与公司债、企业债均为中长期融资方式,而中期票据采用注册制、公司债、企业债采用审批制。注册制是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探索实践金融产品审批制向市场化管理方式的转化,极大地提高了债券的审批效率。

(三)发行人结构

1.发行人企业性质

从债券发行人结构来看,截至2018年6月末,吉林省内存量债券(不包含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人共计37户,其中国有企业29户,民营企业8户,8户企业中6户是上市公司,可见发行债券对企业资质要求较高。从存量债券余额来看,国有企业存量债券余额1031.4亿元,占比92.18%;民营企业债券余额87.53亿元,占比7.82%,民营企业债券余额占比较低。

2.发行人评级

从债券发行人评级来看,省内发债客户评级主要集中在中等评级,AA级企业16户数占比43. 24%:中高评级AA+级企业11户数占比29.73%;高评级AAA级企业仅2户占比5.41%。可见受地区经济影响,省内大型优质高评级企业较少。从各级别发行人债券余额来看,AA+、AAA中高评级债券余额合计78.35%与全国49.82%数据整体结构相同,中高级评级企业仍将是省内发债的主力军。

3.发行人行业分布

从债券发行人行业结构来看,省内发行人行业主要分布在工业,截至2018年6月末,发行人行业分布工业的债券余额占比高达65. 15%,金融14.42%、可选消费6.37%、材料5.47%、公用事业2.95%、医疗保健2.76%、房地产2.59%、信息技术0.29%。可见目前省内债券资金仍主要支持实体经济。

二、吉林省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债券发行规模偏小

债券发行额占GDP的比重较小:2013~ 2017年,吉林省债券发行额占CDP的比重分别为1.2%、2.39%、3.38%、2.87%、1.95%。除2015年超过3%外,其余各年均低于3%。尤其是2017年债券发行政策调整期间,债券规模整体萎缩,省内债券发行额占比GDP不足2%。而从全国来看,2013~ 2017年债券发行额占比GDP分别为5.92%、7.8%、9.87%、11.37%、6.48%。均在5%以上,即使最低的 2013年也达到5.92%,可见吉林省发债规模偏小。

(二)发债主体量少质低

1.发债主体少

随着债券品种的不断创新,发债主管部门对发债主体的限制有所放松,但是,考虑到发行规模、企业净资产、评级等条件,省内能发行债券的主体仍然很少。为方便数据对比,提取各地区2013~ 2018年6月末在银行问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的发债企业数量进行对比,吉林省24户,全国排名位列第25,可见吉林省发债主体数量较少。

2.发债主体范围窄

吉林省债券发行主体不仅数量少,而且范围窄。截至2018年6月末,省内37户存量发债企业中,78.38%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中68.97%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近年来,虽然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经营与融资,但不可否认我国政府融资平台企业资产质量整体不高,债务负担过重,盈利能力有限,这将直接导致这部分企业债券潜在风险较大。

(三)吉林省债券市场潜在风险较大

近年来,债券违约现象频发,2014年3月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1超日债”的违约揭开了债券违约的大幕。2014~ 2017年,全国债券违约金额分别为15.09亿元、92亿元、321. 59亿元、251. 37亿元。截至2018年6月末,吉林省违约债券仅有“15金鸿债”,发行规模8亿元。

虽然吉林省目前违约债券笔数和金额都较低,但截至2018年6月末,存量37户债券发行企业中4户评级展望为负面,一户企业评级调低。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债券的信用评级是投资者辨别信用债风险和做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目前吉林省债券市场潜在风险较大。

(四)民营企业发债占比较低

截至2018年6月末,吉林省民营企业债券余额87.53亿元,占比7.56%,户数8户,占比21. 62%,可见无论从发行规模还是户数来看,民营企业发债数量都有待提升。民营企业发债困难不仅存在于吉林省内,从全国来看普遍如此,主要原因为债券融资审批要求较高,手续繁杂:评级机构对民营企业条件苛刻;投资者对民企债券缺乏信心。

以上几点导致民营企业发债动力不足,而且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较高,大量民企发债融资成本高于银行同期信贷成本,使得债券融资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吉林省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上升潜力巨大,但也面临发债主体较少,质量整体不高等问题,应尽早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促进吉林省债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多.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原因、建议与展望[J].中国市场,2013( 07).

[2]余丽霞,王停郦,尚婷婷.我国信用债券市场、违约问题及对策研究[J].证券与保险,2016( 11).

[3]张浩.我国信用债市场风险的特征、影响及对策研究[J].南方金融,2018( 01).

猜你喜欢
债券市场吉林省
奔跑的小浪花
债券市场数据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吉林省经济状况浅析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吉林省经济状况浅析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施行
反腐
2016年11月债券市场人民币业务统计
2016年10月债券市场人民币业务统计
2016年9月债券市场人民币业务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