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引入“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分析

2019-09-10 07:22黄国良
体育风尚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

黄国良

摘要:在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中一直都将“传统型”模式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发展需求,难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主,难以充分表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更好的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以及健康体育课进行改革与创新,应根据课程特点与规律,合理的融入“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的教育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教学指导工作,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满足当前的体育教育需求。

关键词: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

虽然目前在高校体育教育以及健康体育课中已经开始引进“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育模式,但是,尚未明确是否可行,没有真实的反映出体育俱乐部在教育中的优势与作用。针对于此,下文分析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针对课程中引入“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高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一直以来都在采用传统类型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特点与需求,难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法凸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也无法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课程评价方面,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难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个性以及主体性的健康发展。尤其受到传统功利性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体育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教学的功利性价值,忽视一些非功利性的价值,不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一)未能明确课程的指导思想

在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设置的过程中,未能明确具体的指导思想,没有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尚未将学生综合素质、体质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等作为课程的设置目标,没有将“健康第一”的相关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二)课程的设置缺乏灵活性

在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设置的过程中,一年级主要设计田径项目相关的基础课程以及普修课程,二年级主要设计选项课程、综合课程与保健课程,受到高校扩招的影响,教学资源较为紧张,导致选项课程的设置未能突破原有的班级教学模式,多为“平移”类型的教育形式,所以在选项课程方面,经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课程教育效果降低,难以满足当前的实际教学工作要求。

(三)课程内容的设计缺乏合理性

目前在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设置的过程中,未能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缺乏课程内容设计合理性与科学性,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例如:受到“竞技”观念的影响,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被其他的运动项目理论知识代替,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要求,与此同时在教学内容设计的环节中,未能重视学生的中心地位,教材设计也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缺乏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之间的有机联系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未能将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有机整合,在教育方面只重视学校的课内教学情况,忽视学生课外知识的学习,也没有正确进行课外基础设施与教育资源的开发、落实,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难以全方位的组织开展教育工作,严重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果,出现局限性的问题。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现状

第一,目前高校在采用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过程中,教学形式、管理体制以及组织方式等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学校都采用课内的教学俱乐部方式,只有少数学校开展了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俱乐部活动,而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俱乐部,都属于学生社团自发的组织,独立性很高,没有课程教育的含义,只是学生利用此类组织形式开展体育活动以及比赛。可见,高校应加大课内外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的创建,将课外俱乐部作为课内俱乐部教学的补充形式,延续课内体育教育工作,将课内以及课外的体育俱乐部有机整合,为教育工作夯实基础。

第二,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体育俱乐部教育方面,主要采用结构类型的考核方式以及教师终结性绝对评价方式进行考核。结构类型考核方式,是由多个结构有机整合,例如:知识结构、态度结构与运动能力结构等等,目的是考察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是否满足要求。而教师终结性绝对评价,就是在体育俱乐部教学完成之后,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情况,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考核评价。

三、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中引入“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

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生学习需求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体育才能、兴趣爱好等优势,帮助大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以及方法,延续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得学校体育教学可以向着终身体育的方向过渡,为了探索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中引入“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下文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一)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

高校属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基地,目前我国高校在教育工作中具有开拓创新的特点,能够培养出与时俱进、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新世纪发展的背景之下,市场竞争逐渐激烈,这对新时期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体育属于人才培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以及竞争、创新意识的职责,例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并且促进其个性发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以及运动习惯,使其适应到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

(二)师资力量的可行性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多数毕业于体育专业,业务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水平很高,虽然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属于新型的教育组织形式,但是,體育教师的思想转变速度很快,对各类新型教育组织形式都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与体会,除了可以促使体育俱乐部教育组织形式的良好落实之外,还能为教师提供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使其更好的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与理论专长[1]。例如:在采用体育俱乐部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知识,在课外俱乐部的各类活动中引导学生将相关的课程知识应用在实践操作中,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

(三)场地设施以及器材的可行性

课内外俱乐部活动对于场地以及器材的要求很高,而近年来在高校扩招的过程中,办学规模逐渐增加,学校也开始加大场地设置以及资金的投入力度,为了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很多高校都开始设置体育馆以及健身房等基础设施,而此类基础设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为俱乐部活动的实施提供充足条件,可见,在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中引入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组织活动的可行性很高[2]。例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的工作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各类体育器材的应用方式与方法,在课外的俱乐部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各类讲解合理的操作体育器材,充分发挥器材的应用作用。

(四)学生心理特点方面的可行性

高校学生的年龄在18岁到22岁之间,自我意识很强,处于生理以及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求知欲高、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也是个性形成较为重要的时期,应重视教学引导,使得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个性。而俱乐部教学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除了可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求之外,还能促进其心理方面的发展[3]。

(五)有助于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

在传统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育观念落后,受到竞技、阶段体育以及体质教育等观念的影响,一味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求等针对教育内容以及形式进行创新改革,忽视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体育能力的培养,甚至与终身体育观念相互背离,不仅无法满足目前的体育教育需求,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感,难以激发其参与课堂学习以及体育活动的兴趣。而在采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内外体育俱乐部教育组织形式之后,可以在课堂、课下通过俱乐部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类体育项目与活动中,重视学生主体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课内外一体化的教育效果良好,有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教育氛围[4]。

四、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课教育过程中,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育组织形式的可行性较高,采用此类教育组织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与学习兴趣爱好,充分发挥高校师资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的积极作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制度,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与此同时还应体现出“课内外一体化”的积极作用,将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的教育资源有机整合,通过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观念意识,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喜涛.长春市高校体育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研究[J].现代交际,2016,23 (24):253-254.

[2]严尚滨.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运行机制理论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5 (15):203-204.

[3]张建宇.学分制下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學院学报,2018,38 (1):121-124.

[4]张建宇.学分制下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研究——以足球俱乐部为例[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8,37 (2):11-12.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体育俱乐部考核与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
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案例化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俱乐部式教学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