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探讨

2019-09-10 07:22田喜军田婉怡
国土资源导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培训人才培养

田喜军 田婉怡

摘 要  新形势下如何培养符合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推动事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培训课程对培训目标的贡献度,提出了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职工“入职培训、师徒式培训、测绘地理信息大讲堂、校企合作培训、提升培训”五种人才培养方法,从而提高了不同岗位职工的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培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P20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that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s the key to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first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dustry training courses to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puts forward five methods for staff talent training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working ability of employe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Keywords: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djustment; talent training

0  引言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海量化发展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基础数据资料,也促进了国土空间规划与大数据的融合[1]。“十二五”以来,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实施,已获得飞跃发展。我国在通讯导航、位置服务、深海探测、遥感一体化软件及高精尖测绘装备领域取得突破,测绘地理信息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正处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未来40年的科技进步成果将超过过去4000年的总和,我们似乎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2]。当前,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另外,为满足国家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和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政府和公众对地理信息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打造由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等‘五大业务’构成的公益性保障服务体系”[3]、提高政府执政水平城市治理能力的数字(智慧)城市建设及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图”等,需要不断加强对地理信息行业职工的教育培训,以满足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需求。

1  职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1.1 培训是对员工最好的福利

一个好的培训体系不仅包括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规章制度、专业技术、管理知识等培训,更要包括企业远景规划和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培训。通过系统培训,一是满足职工不断提升的需求欲望,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二是因势利导,不断激励职工为实现个人成长而不断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三是成就职工“自我价值实现”,从而达到企业与个人“双赢”的局面。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才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4]。因此,培训是对员工最好的福利。

1.2 培训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

目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已有过去的单一地图产品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测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广大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培训手段,不断提升测绘工作者的测绘知识、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使职工的技能与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职工在现在和将来的工作业绩,以更好的适应其岗位需求。

1.3 培训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性工程

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性工程。在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以每年20%的速度衰减,从而需要更快速度的知识再生和人员才能更新[5]。因此,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打造一支素质高、技术精、管理能、服务好的现代化测绘队伍,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2  職工教育培训模式思考

职工培训是一项循序渐进、系统性的工程。职工培训需根据培训课程对培养目标的贡献度选择培训模式。培训应综合考虑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目标任务、当前科技、远景规划等因素,制定培训课程,最终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为此,在制定培训计划时,需明确不同培训模式中培训课程对培训目标的贡献度(见表1)。本文提出了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员工人才培养的五种方法,并使其系统化、模式化,从而提高了不同岗位职工的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

2.1 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职工包括新公开招聘职工及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单位概况及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及前景展望、专业知识和基本工作技能。其培训目的一是帮助职工了解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6];二是帮助职工完成职业规划,增强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三是帮助职工掌握当前任务技能,尽快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目的,设计如下培训模块(见表2)。

2.2 师徒式培训

师徒式培训是利用具有坚实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傅,采用传、帮、带的形式,迅速有效地使新入职职工或未从事本专业(项目)的职工掌握专业技能、适应岗位需求。这种培训方式在传统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非常普遍。在许多传统测绘项目中,如摄影与遥感影像图调绘、地形图测绘、工程测量等测绘项目生产中,都离不开测绘工作者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和经验总结。在需要坚实的理论功底的测绘项目中,如各种控制测量计算、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地理信息工程等等测绘项目生产中,不仅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坚实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充当师傅。通过具有坚实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傅”以一对一、一对多的言传身教,使徒弟站在师傅的肩膀上,快速掌握新的技能、技巧,少走弯路,达到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

2.3 测绘地理信息大讲堂

在学历教育中,培养的只是单一专业技能的人才。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进步和高新装备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需要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培养生产型、技能型人才。测绘地理信息大讲堂是针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方向和单位近期目标,结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新技术、新业务、新工艺、新装备、新要求等(如技能竞赛、注册测绘师考试),采取单位内部专家培训或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授课,快速有效提高职工掌握新技术、新装备、解决问题、提升技能的有效举措。测绘地理信息大讲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采用包括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前沿科技、企业管理、健康安全、商务礼仪等内容,不断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拓展业务技能,打造生产型、技能型人才。

2.4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利用校方优质教学资源和基础理论优势与现代企业生产实践和资金优势,以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中心、卓越工程师培训中心、共创基地”等,实现教育现代化、培育符合单位岗位实际需求人才的一种创新型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国有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引进人才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订缺乏开放性,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度低[7],且由于不同院校的学生潜力、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的差异,学历教育与测绘生产、新技术与企业岗位实际需要还不完全适合(匹配),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对新进毕业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才能真正使他们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8]。通过校企合作,一是院校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修订教学计划,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客座教师与实训导师参与实践教学,并让学生参与企业适当的工程项目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三是利用高校师资团队的理论与技术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结合,共同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推动企业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四是提早锁定优秀人才,解决学生就业难题和企业人才引进难及短缺问题,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2.5 提升培训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地理信息产品多样化及服务社会化,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转型发展,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任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9]。为满足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一是需要大力培养基于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任务变化,满足测绘生产任务的生产型人才,如国土空间规划、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科学技术、激光三维扫描等新型测绘任务及伴随新任务所需的软硬件设备的应用。二是需要大力培养基于大数据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各种地理空间分析和挖掘及其应用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如利用数字(智慧)城市成果、新型基础测绘成果、地理国情成果、土地调查成果等大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揭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为政府提供宏观决策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撑,提高政府的管理决策水平。三是需要即掌握地理信息基本知识,又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行业前瞻性的复合型管理型人才,如组织管理地理信息开发技術、科学决策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根据以上人才需求,提出以鼓励职工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社会化培训、单位间技术交流、人员交流、高峰论坛等多种形式的能力提升培训方式,多手段、全方位培养人才。

3  人才培养成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综合我院近十年不断创新的职工教育培训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是培养了一大批以GIS、航空航天遥感一体化测绘和数字(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使我院由单一外业测图为主的单位逐步转型升级到集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技术研发为主的内、外业一体化综合性单位;二是单位软实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先进集体”、“测绘应急保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湖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三是人才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由以工勤人员为主过渡到95%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全院三分之一职工获得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四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我院5次代表湖南省参加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获“团体一等奖”、“团体二等奖”、“团体三等奖”等荣誉,个人分获第一、二、四名等。培养国家级、省级技术能手9人,国家级、省级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2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

4  结束语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建设、支撑自然资源部门履行“两统一”职责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作用,为国土资源事业、自然资源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测绘技术支撑。“十三五”时期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对新形势下的测绘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教育培训,是实施单位人才战略,推动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我单位实际情况、人力资源管理、岗位需求及30余年工作经验,提出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员工培训的五种方法,希望对同行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方先知. 在新形势下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发展[J].国土资源导刊,2013(78):30-31.

[2] 刘先林.当代测绘装备的技术进展[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49-059.

[3]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Z].2016.8.

[4] A.H.Maslow.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1943:370-396.

[5] 陈灵芝,彭芳媛,王瑜. 浅谈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继续教育[J].测绘,2014(3):142-144.

[6] 栗誉丹. 浅谈新员工入职培训[J].财经管理, 2007(8):142.

[7] 刘利,陈常松,贾丹.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与培养措施探讨[J]。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2(50):2—8.

[8] 王建斌. “校企园共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时间——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8):72—79.

[9] 龚彦忠.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2): 238-23.

猜你喜欢
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培训人才培养
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的作用及建设与发展
推进学会服务站建设 助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