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雕塑爱上城

2019-09-10 07:22黄炜琪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19年34期
关键词:孺子牛建设者音符

黄炜琪

记得那是2014年的11月1日。那一天,身边是车水马龙,头顶是蓝天白云。我们130支参加“行走雕塑”城市定向挑战赛的队伍,穿行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寻访那些在行色匆匆的日子里被冷落了的雕塑。用一场体育与文化的拥抱,和一座城市的雕塑亲密接触。

从老博物馆那座给人巨大视觉冲击力的巨人雕塑《闯》出发,我们首先到达深圳的标志性雕塑——《孺子牛》。看,开荒牛头抵地面、四脚用力蹬、竭尽全力拉着身后一节腐朽的树根。这正是特区建设者的象征——像孺子牛一样,勇于开拓、无私奉献。接下来找到的《艰苦岁月》《建设者》《过河卒》等雕塑也都无不展示身先士卒、不断探索的深圳精神。

《深圳人的一天》组雕,是首批改造的城市公共空间项目之一,它精选了深圳城市特色的18类人,以现实的都市生活环境来塑造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再现日常生活的场景。普通、平凡,却是深圳人内心中最真实的一天。

在体育馆前,我们邂逅了运动系列的雕塑:《挑战》让人动容、《拼搏》激人向上、《体操》优雅坚毅、《冲浪》线条流畅、《争夺》势在必得、《零的突破》令人渴望……每一座雕塑都蕴藏着无穷的动能,散发着永恒的张力;每一个人物都保持着自己骨骼的硬度和血液的温度。从未想过,在运动的领域里,雕塑的力量也能把人物的神韵表达得如此透彻、如此有感染力。它不但给人奋发拼搏的力量,也给人艺术美的享受,让每一个站在它眼前的人,忍不住沿着它的思绪奋飞……

在中心区,我们欣赏了《深圳花束》的色彩斑斓,《盛开的马蹄莲》的惊艳、《太阳花》的纯美;驻足图书馆前的《韬》,文韬之意从层层叠叠的書页中呼之欲出;凝望音乐厅前的《四手联弹》,虽无声音,却让人感受到那跳跃的音符,仿佛每一个音符都奏响着《天籁之音》……所到之处,每一座雕塑,都在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和文化底蕴。

莲花山顶,我们瞻仰了《邓小平像》。忆当年,这位光芒四射的老人,用他超人的智慧照亮了这座城市。如今的他,依然从容站立高山,目光镇定、坚毅、自信,深情注视着这座城市发生的一切。他敲响了一个时代汹涌的心潮,春天的故事从此岁岁年年。

这一天,我们骑行了7个小时,寻访了几十座雕像。沿着每一座雕像走过,驻足,凝视。倾听它们均匀的呼吸,就像听到这座城市的呼吸。在这座城市待久了,我熟知它的繁华、喧嚣,见惯它的高楼大厦、霓虹彩灯,赏遍它各个角落的姹紫嫣红;但我从未想到,这些林立街头巷尾的雕塑,这些默默守望着这座城市,用自己的语言默默地诉说着深圳特区建设者的精神,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雕塑,会给我带来如此巨大的震撼:它们平凡地与小草作伴,藏身于钢筋水泥的林立高楼间,在宁静中,守望着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从容、安静。

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蓦然回首,你会发现,有什么身影温暖地晃动着,你还会发现,生活在这座有独有的雕塑文化氛围的新兴科技城市,一种实实在在的温热的幸福,在周身温溢、弥漫。

从此,走过每一座雕塑,将脚步放缓、放轻——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恋上一座城。

(作者系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一<6>班学生)

猜你喜欢
孺子牛建设者音符
福照到家!
“孺子牛”的由来
甘为孺子牛
一串快乐的音符
美妙音符
城市建设者
斗严寒
孺子牛
音符草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