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是保护发展新起点

2019-09-10 07:22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新石器良渚中华文明

最近,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随着木槌落定,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

良渚古城遗址,地处浙江省天目山东麓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83年前,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和石器在这一区域被发现,开启了良渚文化考古进程,也让这座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300年之间的“中华第一城”逐渐掀开神奇的面纱。11条水坝组成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神秘绚烂的礼俗制度、令人赞叹的农业和手工业水平、规模庞大的城市系统,共同描绘出一幅中国史前社会文明的图景。可以说,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力驳斥了国际学术界一些人认为“中华文明始于有甲骨文、青铜器的殷商时期”“文明历史不足五千年”的论调,将世人对中华文明史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事实上,良渚古城遗址的独特贡献还在于,让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脉络愈发清晰。大量出土的玉琮、玉璧、玉玦等文物,折射出先民的精神追求,以鸟、蝉、鱼等为原型的玉雕动物佩饰,彰显着古代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观念;二里头、殷墟等夏商时代遗址中,源自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成为中华文明在多元交融中不断演进的实证,印证了中华文明逐渐积累、不曾中断的发展特点。良渚古城遗址不仅真实、完整地保留了人类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等特质的有力见证。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7月15日)

素材解读

1.保护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这是我国高度重视保护文化遗产的体现。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保护好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现实来看,在对待文化遗产上,不注重保护、盲目开发的情况仍然存在。守护好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的根与魂,容不得一丝懈怠,唯有保持不畏困难的决心、扎实推进的恒心,才能让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生活,让中华文化昂首走向世界。

2.民族自豪感。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遺产名录,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白,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中国人民历来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它源于中国富饶辽阔的疆土、悠久的历史、勤劳的人民、灿烂的文化和世代相传的民族美德。这种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心理保证。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应该树立民族自豪感,克服民族自卑感。

适用话题

文化传承 与时俱进 民族自豪感 保护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新石器良渚中华文明
主编推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研究》
汉字三千年
鹰形陶鼎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80件实物、99幅图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遗全程
新石器时代的俄罗斯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五千年良渚,四代人80年的发现
良渚人有文字吗?
浙大社推出“良渚文明丛书”
说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