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9-09-10 00:43刘聪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5期
关键词:事故原因预防措施体育教学

刘聪

摘  要:体育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受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随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不断发生,有的学校和有些体育教师为了防止体育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采起消极的逃避态度。对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教材,如体操、支撑跳跃、单双杠、投掷等项目干脆放弃不上,改上其他的选用教材。造成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事故一旦发生,不论是什么原因,往往教师是推脱不了责任。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大胆尝试,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就能有效的减少和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生意外事故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是体育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形式。许多伤害事故发生后,体育教师既要受到学生家长的指责,又要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往往苦不堪言。虽然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所受到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讲,学校是防不胜防的。很多体育教师在伤害事故发生后,也常常表现出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但如果体育教师们都充分认识了解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安全卫生意识提高,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有些教师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要求,降低运动强度,减少运动量,对稍有“危险”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游戏甚至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我以为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只要教师课前做好周密的防范,在教学中的意外事故是完全可以减少或避免的。这里就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谈几点看法:

一、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1学校体育管理不善:由于学校的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主要有以下二方面;

1.1.1体育场地设施不符号要求:体育设施设备陈旧、场地布局不合理,体育器材准备不够或摆放不稳固。学校的体育器材,尤其是学校室外体育器材,如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篮板篮架、足球门架等,由于受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腐烂或者安装不牢固,或者失去平衡稳固性,学校没有及时保养和及时修理更换。学生在体育活动时器材发生断裂或倒塌,致学生摔伤或砸伤。

1.1.2学校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

有的学生患有先天性疾病,或后天伤残病留有的后遗症,学校知道或者应该知道,但未注意的学校应该依法承担责任,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1.2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可预知性及过失:

1.2.1专业思想方面

思想麻痹大意,安全卫生意识不高,课前准备不充分。不顾主观和客观条件,课前对场地器材未作好细心检查,运动时心血来潮,盲目进行锻炼,在课前、课中练习时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造成多人拥挤在同一场地上课的混乱现象,尤其是投掷、单双杠、障碍等项目;在跳跃项目练习时,沙坑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跑道或活动场所坑坑洼洼;体操项目的保护与帮助不正确,缺乏自我保护和帮助意识,体操垫摆放不合理;课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不充分,都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的体育老师觉得时间不够,准备活动敷衍了事走过场,甚至有的在教学计划中干脆不安排准备活动。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都易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带挫伤。再者学生着装不符合体育课运动卫生要求,也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1.2.2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运动技术水平,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的难点、重点,估计哪些教材让学生易受损伤要心中有数,要采用合理的組织教法,事先做好预先的准备。在做身体素质练习时,要合理安排教材内容,一般是速度、灵敏素质练习放在课前部分,其次是力量素质练习,耐力素质练习应放在课的后部分,否则学生练习时极易受损伤。

1.3 学生自身因素,包括身体条件和心理因素

1.3.1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

运动场上损伤的发生与学生缺乏必要的预防损伤的知识有关,由于教师不能随时对学生进

行安全教育,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致使损伤事故时有发生。

1.3.2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水平不够

身体素质指人体肌肉活动中表现出的力量、速度、灵敏及柔软等基础能力,包括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如果一般身体素质的训练水平不够,机体的力量、耐力等难以满足一些技术动作的要求,造成动作变形,产生一些意外伤害。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不够时,动作要领掌握不好,违反动作的二要素,也容易产生损伤。

1.4来自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因素:

气温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都将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出现肌力卜降,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将降低,因而易受伤;在阳光直射下进行练习,注意力很难集中;而在寒冷的冬人里练习,关节和肌肉难以活动开,不易兴奋,如进行激烈活动动作粗野,某些动作弧度过大,易违反规则,技术动作不符合要求或运动负荷过大,违反人体自身生理结构的功能特点和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这些现象都易发生伤害事故。体育课由于上课时间短,练习时间少,准备时间仓促,有的教师临时指派几个学生搬运体育器材,学生在搬运过程中不慎跌落或打闹喜戏致使器材碰伤、砸伤。课后将铅球、标枪、铁饼、手榴弹等危险性极强的器材随意放在场地上,又无人看管或看管不严,学生因好奇觉得好玩也会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为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和体育教师,应采取科学的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使伤害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2.1学校体育管理方面的防范策略

认真贯彻《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的精神,提高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思想意识。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及时维修和更换器材设备,明确责任到人,并形成相关制度。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纪律性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2.2体育教师方面的防范策略

准备工作周密、细致是安全的保证。对体质差、技能技术差、调皮的学生要心中有数。要仔细检查体育器材、场地和设施,把所需器材安排到位。杜绝因设施原因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学生身体健康检查力度,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便安排运动量。组织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课后要做整理活动和放松。使准备活动最后部分的内容与基本内容相近,尽量做到充分伸展,肌体活动开。

2.2.1教学要循序渐进,备课要找出最易发生事故的环节,按教学计划逐步提高。对某些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讲解要清楚,示范要准确,对学生的某些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按要求分组,循序渐进地有序进行教学,加强保护与帮助的意识。如肩肘倒立、头手倒立、鱼跃前滚翻、双杠支撑摆动等,都需要体育教师或学生之间的相互保护和帮助,消除学生的胆怯和恐惧心理。

2.2.2组织管理好课堂纪律,防范于未然。如在进行投掷项目的教学时,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教学原则进行组织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加强限制,严禁乱跑、乱走动、乱抢掷或不按规定的投掷方向路线投掷等现象发生。教师要严密组织,统一管理。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不超出大纲规定的难度和范围,应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不能以偏概全,根据教学对象,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

尽管构成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原因很多,我们不得不面对客观事实。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进行,虽然体育活动中避免不了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课又不能不上。随着人们对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也不断提高。作为体育教师不得不担心,自身当然会有些顾虑。希望学校、教师、家长三方面共同转变现代的教育观念。

總结

总之,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或多或少都碰到过意外事故。只要我们体育教师提高思想意识,有强烈的责任心,加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宣传力度,提高专业水平,规范教学教法,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合理搭配教学内容,在教法上大胆改革,大胆尝试,多进行体育教学观摩,关心爱护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不计较个人得失,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不超出大纲规定的难度和范围,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不以偏概全,根据教学对象,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加强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从学校整体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法律教育中充分认识体育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掌握运动安全保健方面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  姚鸿恩等编著 体育保健学-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8):281-299

猜你喜欢
事故原因预防措施体育教学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