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回顾

2019-09-10 07:22甘倩李荔曹薇胡小琪赵文华张倩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中小学生城市

甘倩 李荔 曹薇 胡小琪 赵文华 张倩

摘 要: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在近10年有了显著的提高,身高体重不断增加,体质水平得到改善,营养不良率和贫血率也显著下降,但是超重肥胖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正在快速增长,视力不良及龋齿检出率也越来越普遍。这些都与中小学生不合理的饮食行为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要改善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需要从学校抓起,在有力的政策支持下,通过多方面的配合开展营养健康干预措施,从而保证中小学生的健康。

关键词: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仅生长发育迅速,且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和体育锻炼,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更高。同时,学生时期也是健康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结果均显示,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在有所改善的同时,仍存在不足。与2002年相比,身高、体重有所增加,营养不良、贫血率显著下降;体质方面爆发力、柔韧素质、耐力素质则出现了好转[1-2]。但是,城市中小學生的超重肥胖率不断攀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增加,不良的饮食行为和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也呈增长趋势[1]。

1 身高体重不断增加,体质下滑得到控制

近10年来,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显著增加,体质水平也有所好转。其中,身高和体重是反映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发育水平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指标。据《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调查显示,我国城市6~17岁男生和女生的平均身高与2002年相比均呈增加趋势,其中男生的平均身高增加了2.3cm,体重增加了3.6kg;女生的平均身高增加了1.8cm,体重增加了2.1kg [1]。历年的全国体质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从1995—2005年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但在《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观察到,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控制。与2005年相比,爆发力、柔韧素质出现好转,城市7~18岁男、女生的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分别平均增长了1.21、1.03cm,城市女生的柔韧素质(作为体前屈)平均增长了0.49cm。耐力素质也有所提高,13~15岁男生和女生50m×8往返跑成绩分别提高了3.03、3.58s[2]。反映人体生理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肺活量,在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开始上升,与2005年相比,城市7~18岁男、女生的肺活量平均提高了89、84mL[2]。

2 营养不良状况得到改善,贫血率显著下降

营养不良仍然是我国中小学生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虽然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中营养不良率较低,但特殊年龄阶段,如青春期阶段的男生和女生仍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生长迟缓和消瘦是反映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的基本指标。2010—2012年城市6~17岁中小学生的生长迟缓率为1.5%、消瘦率为7.8%,与200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3、3.6个百分点,其中12~17岁年龄组的男生消瘦率最高(9.7%)[1,3],这说明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状况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对特殊年龄段的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其中,12~17岁的男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也是人体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较高,容易产生摄入不足而引起的消瘦。

中小学生膳食铁摄入量不足易导致缺铁性贫血,从而对体格和智力发育产生不利影响。2010—2012年城市6~11岁和12~17岁学生的贫血率与2002年相比均下降了4.2个百分点[1,3]。其中,女生的贫血率明显高于男生,12~17岁组明显高于6~11岁组(7.8%VS 4.5%),且12~17岁女生的贫血率最高(9.4%)。由此看来,城市学生的贫血率在显著下降的同时,特殊年龄及性别的人群仍值得关注。其中,12~17岁女生同样处于青春发育期,可能会因为经期失血、或偏食、节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膳食铁的摄入不足而导致贫血的发生。

3 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在我国城市地区,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发生率的迅速增加已成为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因素,并逐级成为一种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2010—2012年我国城市6~17岁中小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0.9%、7.5%,男生均高于女生(12.7%VS 8.9%;9.4%VS 5.3%)[1]。同时呈现出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高于普通农村及贫困农村的特点。与2002年相比,城市男生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上升了2.3、4.2个百分点;女生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上升了2.3、1.9个百分点,同时农村的增长速度已有超过城市的趋势[1,3]。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明,若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出现超重肥胖,不但成人时期出现肥胖的可能性更大,成年后患慢性疾病的概率也更高,同时会对国家造成愈发严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4-5]。

4 学生常见病仍然存在,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4.1 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

《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多数年龄组学生乳牙龋齿患病率、恒牙龋齿患病率有所上升。其中,城市男生、女生7岁年龄组乳牙龋齿患病率分别为55.8%、57.5%,比2005年分别上升了8.0、8.8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恒牙龋齿患病率分别为19.8%、18.6%,比2005年分别上升了8.9、3.9个百分点[2]。国家卫生计生委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与第三次调查相比增加了5.6个百分点[6-7]。同时,受饮食结构改变及口腔健康行为等因素影响,我国儿童患龋情况虽处于世界很低水平,但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

4.2 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

近年来,我国城市各年龄段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7~12岁城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8.8%,13~15岁城市初中生达到75.9%,而16~18岁城市高中生高达为83.8%[2]。有研究对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数据分析后指出,7~22岁汉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66%,各年龄组均是城市女生视力不良率最高(73.5%);与2010年相比,视力不良在13~15岁学生中涨幅最快,增长了6.8个百分点,城市女生和青春期学生是视力不良的高发人群和高发年龄段[8]。

4.3 高血压患病率增高

伴随着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的快速增长,过去认为只有成人才患的高血压等慢性病在超重、肥胖中小学生中检出率逐渐增高。调查显示,我国儿童的高血压患病率虽然低于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水平,但已经呈现出较高的流行趋势。2012年一项对我国六个城市9 793名小学生的研究指出,我国城市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0.8%,其中女生(11.9%)高于男生(9.7%),并且超重和肥胖儿童高血压患病危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6倍[9]。因此,超重肥胖儿童已经成为了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重点防控人群。

5 饮食行为不健康,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5.1 饮食行为不健康

目前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存在的上述营养健康问题,如消瘦、贫血、超重肥胖等,其关键原因并非膳食来源不足,更多是与偏食、挑食等不良的饮食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儿童少年膳食指南(2007)》中强调,中小学生要做到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盲目节食。但我国城市地区有6.0%的6~11岁儿童和14.9%的12~17岁青少年做不到每日三餐;4.7%的儿童和13.9%的青少年从不吃或只是偶尔吃早餐[1]。其次,就餐地点的改变也影响着城市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有53.9%的儿童和69.5%的青少年曾在外就餐,为各人群中比例最高。虽然可能是学校供餐的普及使在外就餐率较高,但仍有21.5%的儿童和25.9%的青少年选择在餐馆吃饭[1]。城市地区中小学生还热衷于消费高能量食品,其中喝含糖饮料、吃西式快餐的现象普遍存在,有23.7%和22.1%的中小学生每天消费1次以上的含糖饮料[1]。另一项对我国大城市零食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儿童平均每年饮料饮用量从1998年的330 mL/d上升到2008年的500 mL/d,对油炸类及薯类的消费率从1998年的39.8%上升到了2008年的48.8%[10-11]。

5.2 身体活动不足

中小学生每天应进行充分的户外运动,除了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外,还可以保持健康体重,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肥胖,预防某些慢性病。2012年,我国城市地区的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经常锻炼的比例仅为14.8%~17.9%(儿童~青少年),且61.5%的儿童和56.9%的青少年从不参加锻炼。其中,儿童平均每天的锻炼时间为21.5min、青少年为24.7min[1]。另一项对我国3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仅有13.4%的中小学生可达到每天60 min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其中,体育课是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主要方式,而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频率最高的则为校外体育锻炼[12]。我国中小学生满足国际身体活动指南推荐量的总达标率仅为9.7%,低于国际上多数国家中小学生身体活动平均水平(平均达标率约为20%)[13]。

5.3 靜坐时间过长

我国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身体活动,长时间静坐不但削短了身体活动时间,也会对其造成视力危害、骨骼发育的危害等不良影响。而随着课业的增多和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的普及,我国中小学生的静坐时间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2012年,我国城市6~11岁儿童的静坐时间为平均每天2.7h,比2002年增加了0.4h;12~17岁青少年则最长为3.4h,为各年龄段时间最长,比2002年增加了0.6h[1]。

5.4 吸烟年龄呈低龄化趋势

中小学生身体各系统、器官还未成熟,对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比较差,抽烟对中小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成年人。在我国,吸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中小学生已成为烟草消费中不可忽视的群体。2012年,我国城市15~17岁青少年吸烟率为3.6%,比2002年增加了2.3个百分点[1],且吸烟年龄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在城市的吸烟者中,有20.4%的城市吸烟者在18岁以前开始吸烟,其中男孩占20.7%、女孩占12.4%,而戒烟率仅为1.5%。调查还发现,15~17岁城市青少年的被动吸烟率高达51.6%,比2002年增加了8.3个百分点[1,3]。

5.5 饮酒状况

中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与成人相比,对酒精的作用更敏感,饮酒导致的后果往往也更加严重。已有研究发现,酒精还会导致中小学生产生暴力或者攻击他人的危险行为。2011年,WHO发布的《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指出,在全球15~29岁人群中,每年有32万人的死亡和酒精有关,占此年龄段死亡总数的9%[14]。有研究对《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15~17岁人群饮酒数据分析发现,2012年我国城市青少年的饮酒率与2002年饮酒率(2.0%)相比,上升了12个百分点[15]。

6 城市中小学生营养改善建议

2014年通过的《营养问题罗马宣言》和《行动框架》将2016—2025年作为“营养行动十年”,要求各国将儿童消瘦比例减少并维持在5%以下并控制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的增长[16]。要达到这一目标,同时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首先,要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学生营养与健康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障,才能确保政策得到实施并持续发展。其次,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要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其中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牵头出台宏观政策,再由地方因地制宜;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共同参与中小学营养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社会和家庭对促进学生营养健康的认识和投入[11]。再者,针对特殊人群的特殊营养问题,合理的学校供餐不仅能改善其营养状况,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用餐礼仪和饮食习惯。最后,在改善学生膳食摄入的同时,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学校和社会开展全方位的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倡导学生形成均衡膳食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针对缺乏身体活动、静坐时间过长以及吸烟喝酒等不健康的危险行为,不但要求学校将学生营养宣传教育纳入学校的常规性工作中,还要通过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推动,提高中小学营养健康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从而保证中小学生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常继乐,王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3年综合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伊媛媛,沈理笑.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448-450.

[5]单浩洋,吕雪,谢莎丽.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3):476-478.

[6]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EB/OL].http://www.nhfpc.gov.cn/zhuz/xwfb/201709/9b   4d4a4ec1c54723820dbaedf97a6d26.shtml.

[7]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8]宋逸,胡佩瑾,董彦会,等.2014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汉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3):433-438.

[9]徐海泉,胡小琪,刘爱玲,等.我国6城市小学生高血压患病現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09-1411.

[10]刘爱玲,段一凡,胡小琪,等.城市儿童零食消费行为10年变化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15-1417.

[11]蔡豪,何海蓉,张娜,等.北京市九城区中小学生含糖饮料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10):51-55.

[12]张倩,胡小琪,赵文华,等.我国中小学生营养现状及改善建议[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5):641-643.

[13]李培红,王梅.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6):805-809.

[1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status report on alcohol and health[M].2011.

[15]曹薇,杨媞媞,李荔,等.中国2010—2012年15~17   岁人群饮酒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9):1296-1302.

[16]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营养问题罗马宣言[EB/OL].http://www.fao.org/resources/infographics/infographics-details/zh/c/266122/.

Abstract:The nutritional status for student in urban area of China has been improved obviously during the ten years.Height and weight were continuously increased,physical health condition was enhanced,and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and anemia were decreased noticeably.However,the incid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and other chronic disease including high blood pressure were also in a rapid growth,as well as the prevalence of poor eyesight and dental caries.All of these health condi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students eating habit and unhealthy lifestyle.Thu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student in urban area,strong emphasis of policy and nutrition interventions were absolutely needed.

Keywords:urban area;student;nutritional status

(责任编辑 李婷婷)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中小学生城市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