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下机器视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9-10 07:25王祯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0期
关键词:机器视觉智能制造现代学徒制

摘要:智能制造赋能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而机器视觉为智能制造打开新的“视界”,对于复合高技能的机器视觉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更好地整合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共育人才。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器视觉;现代学徒制;共育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意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企业共同育人,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运作流程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

現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徒又是学生;教学双主体,除了学校,企业也是教学主体;培养的目标,是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

二、智能制造赋能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给江苏制造业带来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

在北京举行的2019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大会组委会秘书长、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张乐夫透露:据《中国“智能十”社会发展指数报告2019》数据显示,江苏智能制造发展指数全国第一,“智能十”生产供给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三。到2018年底,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突破60分,居全国第一。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江苏,在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省建设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

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下对机器视觉人才的需求

(一)机器视觉:为智能制造打开新“视界”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使中国要快速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其中自动化生产时代已经到来。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改变了制造企业的生产体系。”视觉系统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已在现在自动化生产中广泛应用,涉及各种各样的检测、生产监视及零件识别应用。机器视觉相当于给赋予生产过程一双眼睛,让制造智能化,打开了智能制造的新“视界”。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器视觉的职业人才培养

在“中国制造2025”大的背景下,为顺应制造技术的向前发展,自动化生产时代已经到来。在未来的几年中,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对自动化高层次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而职业教育也注定是培养和输送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

1.机器视觉软件设计开发人才

通过对行业需求的了解,能够自主研发出满足企业转型后所需要的高效能低功率的机器视觉相关软件,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2.人工智能技术人才

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优秀高效的机器视觉识别技术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

3.信息处理技术专业人才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数据产生,而对于设备的维护和技术改造升级都将以大量数据为依据。因此信息处理技术专业人才能够对数据收集处理,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4.复合型设备维护人才

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后,机器将会逐渐代替人力,机器的工作负荷虽然要远远大于人类,但是仍然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因此对于维护新型的具有的人工智能功能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就要求维修人员不仅要懂机器硬件设备知识,还要求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和软件技术知识。

四、现代学徒制的机器视觉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为了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机器视觉人才,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开设订单班,同时学生可以自主报名参加订单班。学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对订单班的宣传和介绍中会有计划倾斜。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开展了订单培养,其目的使企业深度参加到学生的培养中来,这种订单培养模式无疑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个最有益呈现。

(一)校企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人才培养以专业为纽带,在高校院校中,对于人才方案的制订前期通过企业岗位设置的调研,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到人才方案的制订,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相关课程以及实习实训课程。我校订单班选自机电一体化18-3班,参与的企业为苏州富强有限公司。前期与苏州富强有限公司对周边转型企业进行调研,共同制订人才方案。

(二)校企共同参与专业教材的编写

根据转型升级后的企业对机器视觉人才的需要制订相关教材。在教材内容的编制过程中一方面由企业提供企业一线的真是项目或案例;另一方面邀请企业的技术专家针对不同岗位对机器视觉所涉及的硬件知识点给予宝贵的意见。

(三)校企共建实验室共同授课

依托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及措施;在订单班的学生的专业课、实习、实训课程的教学中,除了本校的专任教师外,还需由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做兼职老师请他们参与授课,同时通过实验室的创建能让学生对机器视觉更加感兴趣,提前了解机器视觉在产线的运用。

(四)校企共同参与学生的考核、验收/构建“三位一体”多元的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人才培养,在培养结束之后,除了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外,企业也还要根据岗位的要求,参与到对学生的考核、验收之中,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

作者简介:

王祯,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昆山。

猜你喜欢
机器视觉智能制造现代学徒制
大场景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锯片缺陷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动态“白带”常规检测系统的开发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机器视觉技术在烟支钢印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