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的苦恼

2019-09-10 08:02赵健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0期
关键词:奋斗者颜值生活

作者简介:赵健(1986.11-),男,河南延津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数据分析与挖掘、信息安全。

近期,看到一篇文章《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作者是唐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她还在“得到APP”学习平台开设了《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有22万多人订阅学习。

唐老师在这篇文章中说:“我受过良好的教育,我在中国最大的城市拥有房子,车子,我拥有一份不错的职业,还能在自己热爱和擅长的领域追求梦想……我似乎拥有一切,可是为什么我却常常感到惶恐和疲惫?夜深人静的时候,为什么我常常会感到一无所有?”写这篇文章时,她41岁。

两年后,唐涯结了婚,怀了孕,生孩子前夕,她用手机给学生们请假:“我们开学的时候,我已经怀孕5个月了,虽然做了很多课程的准备工作,但是最近身体还是出了一些状况,宝宝估计是太想提前跟我们见面了,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恳切地希望你能理解我第一次做妈妈的心情,也希望在我为小生命努力的过程中,能得到你的鼓励和支持”。这一年,她43岁。

43岁怀孕生子,可以说是高龄,然而,当今社会,唐涯现象并非个例,“高智中产群体”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趋势,正越来越明显。他们普遍颜值在线、智商又高、工作努力、事业有成,是父母的骄傲和单位的标杆。只是,他们对工作和事业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忽视了对家庭和个人的关心。在人生这条道路上一味埋头苦跑,等到有一天想安定下来的时候,回头看,能跟上自己的人很少,继续陪伴同行的则更为稀缺。最终,有人选择降低标准,委屈自己,也有人选择不将就,再次孤独前行。

我不否认,存在一些人享受这个孤独前行的过程,但更多人的感受是痛苦,优秀如唐老师,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充满了疲惫、焦虑甚至怀疑。这种疲惫感来自于家庭亲人的唠叨,来自于身边朋友的指点,也来自社会上芸芸众生异样的眼光,要摆脱这种疲惫感,只能选择向社会和现实妥协。人,终究是“社会人”,要遵循社会的习俗和约定,按照大部分人的模式去生活,只有融入主流,才会被社会接受。

这些人通常被冠以种种比较好听的头衔,譬如嫁给国家、娶了事业或者献身科学之类,然而,上述选择并非他们刻意追求,而往往是无奈之举。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固然受到教育时间过长,生活压力过大,甚至女权意识觉醒等方面的影响,但更大的原因还在自身,终究是不合群的缘故。况且,当今社会还没做好广泛接受这些现象的准备,领先时代一步的人是幸福的,领先时代多步的人多半会痛苦,任何时候,异类总要被排斥,一个人,思想上可以特立独行,为了幸福,生活上最好随大流。

这些人身边又往往不缺作为对照的普通人,考试成绩没他们好,努力也没他们多,甚至颜值不如他们,事业也完全被碾压,但作为普通人知足常乐,生活得很幸福。这些幸福的人,早早地买了房,买了车,成了家,有了娃,考上了公务员,工作日上班领工资,休息日下班陪家人,朋友之间还时不时搞搞野炊和旅游,有的还培养了钓鱼、长跑、摄影等爱好,生活过得其乐融融,你说气人不气人?

向来,奉献有多少无好坏,工作有差异无贵贱,选择也会有不同但无高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旁人自不必多舌。作为自认的奋斗者和成功者,他们当然希望被接纳和认可,渴望被尊重和崇拜,而不是被身边人指点和怀疑。他们自小被灌输“知识改变命运”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真正到了社会上,反而变成“高知不幸”和“奋斗惩罚”,反差极大。

然而,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更多是“竞争意识”和“过高定位”所致。他们内心被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所充塞,把现实生活看成了一场比赛,总想着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而根本不关心奖品是什么,只要求比别人的好,也只有比别人好,他们才会满足。同时,他们又总是习惯性地高估自己,又过低地估计了他人,认为自己处于中上位置,配得上自己的最低也要中上,而看身边人大多位置中下,就算遇到相对匹配的,又不珍惜,总认为有更好的在前方等自己,而在当今社会,找到一个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攀比对象是十分容易的。所以,他们就永不知足,总认为自己是受了委屈,最擅长推倒重来。

然而,对于多数人来说,奋斗都是个既孤独又无趣的游戏,与其盲目奋斗,不如赶紧找个适合自己的定位安顿下来,稳扎稳打,更为实在。人生就像长跑,终点时一个靠前的名次固然令人欣喜,然而,若你的欣喜无人分享,势必会大打折扣。不如在跑步的時候,暂时把终点和成绩放一旁,花点时间去欣赏路旁美丽的风景,花点时间去结交身边的朋友,也许最后的结果和成绩会更好。

猜你喜欢
奋斗者颜值生活
“奋斗者”
奋斗者
中小学生写信致敬“最美奋斗者”
奋斗者的答卷
谁说C-HR只有高颜值?
颜值何过之有
除了颜值 你还会发现的我有趣
漫生活?阅快乐
颜值高低只是一时的,保湿抗老是持久战
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