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中学生写作

2019-09-10 08:02蒋旭鹤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0期
关键词:英汉对比语篇语法

蒋旭鹤

摘  要:英语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使用。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收集中学生的英语作文,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在词汇、语法、语篇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写作错误。学生存在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母语系统的影响,以及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进行汉译英。

关键词:英汉对比;中学生英语写作;词汇;语法;语篇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0--02

1、对比语言学概述

对比语言学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在1941年提出,他使用的术语是“contrastive linguistics”。语言学家赵元任曾经说过:“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学的比较,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研究得出的科学的理论。”对比语言学的任务就是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描述他们的异同,特别是不同之处。并将各类研究应用到与他相关的领域。

2、英汉写作对比分析

本文将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就对比分析在中学生的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

2.1 词汇对比

由于生活的地域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因此在表达词汇上也存在差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事物其内涵也不一样。认识事物的角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收集中学生英语作文,并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学生在使用词汇时辨别不清晰。例如:“今天,学生参加了运动会。”30%的学生在写作时“参加”一词选择了“join”,70%的学生选择使用“take part in”。因为在汉语中“join”和“take part in”都是参加的意思,在不进行语义区分的时候,二者均可作为“参加”一词使用,但是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时,需要对它们的语义进行区分。 “join”通常指参加某组织,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或群众性活动、会议、劳动、游行等。而“take part in”通常指参加活动。比如:运动会,晚会,大扫除等集体活动。而中学生在写作中进行选择时往往是根据词义而非语义。

2.2 语法对比

英汉语言在语法层面上也存在相同与不同之处。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制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王力 1984:35)本文通过收集中学生英语作文,并進行简单分析,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对语法的使用不能做到像母语般熟练。例如:“上周,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 “同学孟飞参加了比赛”。 第一个句子,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95%使用了一般过去时,“Our school had a sports meeting last week.” 还有5%的同学使用了一般现在时而且没有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Our school have a sports meeting last week.” 在汉语中,表达时间的词一般在句首。 比如:“上周我们学校举办了运动会”,“下午我要去上班”等等。 但是在英语中时间词一般都放在句尾。 比如:“Our school had a sports meeting last week.” “I am going to work this afternoon.” 因为在英语中状语成分为了遵循“以句子主干为中心”的原则,通常会把修饰成分后置。 第二个句子有70%用了一般现在时而且没有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My classmate MengFei take part in the 1000-meter race.” 这句话学生在写作时没有使用正确的语法,学生想用一般现在时表达,但是没有考虑到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谓语动词要使用三单形式。即:“My classmate MengFei takes part in the 1000-meter race.” 但是,在这篇写作中,“上周”、“举行了”和“参加了”都表示事情是已经发生过的,很明显要使用一般过去时。即“Our school had a sports meeting.”和“My classmate MengFei took part in the 1000-meter race.”因为写作的第一个句子出现了明显的表示过去的时间词“上周”,所以学生自然就选择了一般过去时。但是第二个句子中没有出现具体的表示过去时间的时间词,如:昨晚,上周,去年等等。所以学生的大脑没有进行简单的思考判断。因为在汉语中“了”这个词是可以用来表示过去,表示发生过的事情。“参加了”表示的是孟飞同学在上周的运动会上已经参加了比赛。是发生在过去时间里的事情,因此要用一般过去时。

2.3 语篇对比

语篇的组织方式反映了人脑的思维模式。英语的写作方式是直接陈述主题;而汉语的写作方式是不会直接陈述主题,而是兜圈子,最后再进入主题。比如:当女孩子被追求者询问 “Do you love me?” 的时候,外国人(英、美国人)会直截了当的回答 “Yes”or “No”;而中国人的回答是:“我觉得你人挺好的,很优秀,很帅,很有才华。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合适。” 先委婉的陈述一堆对方的优点,在主题外围徘徊,兜圈子,然后在转折进入主题,表明观点。本文通过收集中学生英语作文,并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在语篇上的布局不是很直接。例如:“孟飞在1000米长跑中受了伤,但是他坚持跑完了全程,我们班赢了所以我们很开心。”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都写的是:“MengFei was hurt in the 1000-meter race, but he kept running. Our class won, so we were happy.” 这个表达其实是属于中式英语的,是不地道的。句子表达的是因为赢了比赛所以开心的情绪,但是它并不是直接陈述,而是一直在描述孟飞带伤坚持跑完全程。不是直接表达目的,陈述主题,而是一直在兜圈子,最后才进入的主题。然而英语的表达应该是直接说明要表达的目的,即“我们很开心”。然后再说“因为我们赢了比赛”。再说因为孟飞虽然在比赛中受了伤但是她却没有放弃仍然坚持带伤跑完全程。 应该调整语序:“We were very happy because our class won. Even though MengFei was hurt in the race, he kept running.” 因为汉语是委婉型的,所以在表达时往往不直接直抒胸臆。

3、英汉写作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对策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的作文进行简要的分析,发现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重点不突出的原因是受母语系统的影响,文化背景的影响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3.1 受母语系统的影响

所谓母语,就是指一个人出生以后,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因为学生的母语是汉语,自幼便学习汉语,因此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汉语的习惯会自动首先出现在学生的大脑中,在表达上受到了母语系统的影响。比如:冠词缺省现象。在表达某一类事物的时候,在英语中要么用不定冠词a/an,要么用定冠词the。但是在汉语中并无这些表达,所以学习者往往忘掉。例如:“上周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 “Our school held a sports meeting last week.” 这里英语中就是用了不定冠词“a”,而汉语中并没有表达“一个”的意思。再比如:动词的数和时态的变化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所以学习者也容易忘记或者用错。例如:“上周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和“我和我的同学孟飞参加了1000米长跑”。第一句话中谓语动词要使用单数形式,因为主语“我们学校”作为主体,谓语动词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而第二句话中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因为主语“我和我的同学孟飞”作为主体,是两个人,因此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即“Our school held a sports meeting last week.”和“My classmate MengFei and I were take part in the 1000-meter race.”而在汉语中是没有数的变化的。

3.2 受文化背景的影响

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所创造和积累、发展起来的文化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在句法方面,英语中一个有效的句子只能是主语加一个谓语动词,而汉语是一个意合表达,只要语意相关,逗号可以连接两个单句。比如:连词缺省现象。例如:“由于雨下的很重,他们没有办法再继续进行比赛”这个句子写成“It was raining hard, they could not continue their race.”这个句子写成这样在句意上是没有错的,但是在语法上却缺少了连词。所以应该由so连接成并列句或者在第一句前加上because变成从句。再例如:“孟飞在比赛中受了伤,但是他仍然跑完了全程,我们最后赢得了比赛。” “Although MengFei was hurt in the 1000-meter race, he kept running, so our class won in the end.” 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连词“so”连接因果句。但是在汉语表达上是用逗号体现的。

3.3 受思维方式的影响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而思维方式是指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比如在语篇方面,西方人注重理性思维,注重客观性,往往先提出主题句;而东方人是感受式的思维,注重意合,句型简单,结构松散,逻辑关系不清楚。例如,我们邀请别人来参加运动会。我们的学生在开头是这么写的:“Although it was autumn, all my classes were so excited. Because we will hold a great sports meeting. …So I hope you can take part in this sports meeting.” 开头部分一直在描述与主题无關的事,只是因为收到我们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事先要先寒暄几句天气,以示礼貌,太直接不礼貌。而英语的表达一定是在句首第一句开门见山表明目的,“I want to invite you take part in our school’s sports meeting.”z这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4、结语

写作作为思维活动之一,与文化密不可分。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在汉英的词汇、句法、语篇结构上的差异。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英语语感,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语篇赏析,增加学生对英语修辞方式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陈晓娇. 从英汉对比语言学角度研究大学生英语写作[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 商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3]杨自俭. 简论对比语言学中的几个问题[A].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王力文集》 第一卷[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猜你喜欢
英汉对比语篇语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英汉名词动用分类方法探究
英汉“左/右”空间方位词认知对比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