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哈夫Technikardan S 45

2019-09-10 07:22李锦
照相机 2019年3期
关键词:摄影术画幅摄影

李锦

摄影史的发展是以摄影大师为节点去印证的历史足迹,同样的,相机的发明和发展也显示着人类在除了体现科技上的进步之外,对艺术实现的逐渐加强的支持。如20世纪40年代美国记者的首选是快速格拉菲克相机,又如摄影师威廉姆·埃格尔斯顿( William Eggleston)最常使用徕卡相机拍摄作品。摄影师的这些工作细节,他们的观念和思考,作品的呈现和表达,以及这些摄影作品拍摄过程是如何的等等,这些疑问都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安德烈亚·古斯基( Andreas Gursky)是一位杰出的德国摄影师,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校,也是贝歇夫妇( BerndBecher、Hilla Becher)的得意弟子之一。他在1999年创作的3.5米宽的摄影作品《莱茵河2号》从2011年开始保持着世界上照片交易价格的最高记录。他的作品是观念艺术和拍摄技术的精确结合,是探讨观念、技术等主题时必然要提及的内容,也是批评家文章里的常客。Jason Farago在BBC Culture专栏里分析安德烈亚·古斯基和杜塞尔多夫学校毕业的摄影师们时说到他们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摄影在艺术界的地位经历了一次评估的重大转变,摄影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并且越来越像架上绘画或者雕塑一样昂贵;第二个原因是用于制作、编辑和打印图像的新数字技术为摄影师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方式。从现实来看,在当时普通数码相机的拍摄文件还不能够支持实现3.5米宽的照片输出,所以,除了以上Jason Farago提到的环境改变和技术革新这两个原因之外,安德烈亚·古斯基能够制作出来如此巨大的作品的因索还包括了他对相机的选择和使用。从90年代初开始,安德烈亚·古斯基用林哈夫大画幅相机进行拍摄,拍摄底片冲洗后再进行扫描,之后再进行电脑的后期加工,输出后得到最终的作品,而他使用的相机其中一台型号是林哈夫( Linhof)Technikardan。

内奥米·罗森布拉姆写到,“20世纪初,相机设备的改进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影像的拍摄,如广告、纪实和新闻摄影等的需求。”这样看来,虽然LinhofTechnikardan并不是被人所熟知的相机型号,但它的出现是相机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相机最早是由暗箱(一个方形的暗盒)而来,1839年达盖尔宣布发明摄影术,同年,第一台达盖尔法银版相机被商业制造开发和应用,故在当时达盖尔相机是普遍被大众认同并定义为照相机最早的一款,它影响着后来相机的设计与更新。1887年,在摄影术发明几十年后,林哈夫公司在德国慕尼黑成立。与当时生产相机的公司不同,林哈夫公司最早期是以生产叶片快门而闻名的,在当时他们同样在籌备着相机的生产,1910年时便生产出了一款著名的能全方位调整的新闻专业相机。1934年,Nikolaus Karpf加入林哈夫公司,世界上第一款全金属可折叠的双轨外拍大画幅相机Technika被设计和制作出来。而后,继传奇的Technika系列相机后,林哈夫公司为了实现摄影师的精确拍摄,且需要同时实现拍摄角度的自如运行和相对便捷的控制景深,一台名为Kardan的工作室内使用的单轨大画幅座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发明出来。Linhof Technika双轨相机的优势在于下落式设计,可折叠、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而不足却是不能够精确的实现角度和景深的控制,Linhof Kardan单轨相机系统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于是在1984年,Linhof Technikardan正式上市,完美的结合了Technika下落式设计的紧凑性和Kardan系列的光学平台多功能性。相机只有3kg的重量,并且同样可以折叠存放,至今仍是市面上最便携的单轨大画幅相机之一。

技术优化后的Technikardan分为S23(6×9英寸)和S 45(4×5英寸)两种型号。整个机身在折叠后长125mm、宽215mm、高255mm,相比体积庞大的室内用座机和拍摄限制颇多的外拍相机,这台林哈夫“非主流”相机给摄影师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拍摄条件,便携、精确、室内室外都可以使用。Linhof Technikardan S 45单轨轨道是可伸缩的,装上标准皮腔后最长拉伸距离为485mm,装上广角皮腔后最小拉伸距离为70mm,可安装35mm~400mm焦距的镜头,也就是说,除了无法用基础配置做到比较特殊的微距拍摄(需要加长皮腔)之外,Linhof Technikardan S 45适用于所有拍摄场景。相机前后板支架为L型设计,可实现相机前后板平行移位和横向移位,以及实现中央水平轴倾斜和前后板标准垂直轴摆动。另外,相机前板和后板都设有快速调节锁扣,可支持快速全景摆动调整。Linhof Technikardan S 45最大支持4×5英寸底片拍摄,也可以配备6×7cm、6×9cm中画幅底片后背,同样的可以匹配数码后背进行作品拍摄。随着数码相机技术的迅速更新,数码后背已然成为可以媲美胶片的选择并且兼具迅速可视和简化后期制作的优势。

“在19世纪,当摄影首次被公诸于世并有所发展的时候,艺术与技术就被划分了开来一一分别代表一种表达工具和机械设备。这一划分影响了人们对摄影的接受和态度,人们把不同种类的照相机和摄影术看做是技术性的。但是,摄影在构图与主题上也遵循美学传统,突显画面的独到之处,以强调它们的重要性。”现在,相比相机,拍摄所用的设备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手机来记录,用网络来传播。表达工具和机械设备本身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两者不再是一个分割的十分清晰的两部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某种特有的语言形式。如安德烈亚·古斯基作品里冷静的“上帝视角”和早期作品巨大的画幅,相机似乎只是成为了实现这一切的手段而已,而这个手段的特殊性对于摄影师本人而言却是不可被替代的。安德烈亚·古斯基现在展出的作品相比早期作品尺寸越来越小,而作为摄影师的他更关注实现照片本身的重要性,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其摄影作品的艺术呈现与技术实现的关系是彼此存在并且相互影响的,这才是相机对于摄影师的意义,或者说是技术实现之于艺术实现的意义。

猜你喜欢
摄影术画幅摄影
1000人数据大调查
小画幅已死?
摄影术180年 静观传承百年的影像视野
画幅长留天地间
从自拍到自拍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民国时期的文人与摄影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Leica M9全画幅数码旁轴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