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模式改进研究

2019-09-10 12:55马银其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马银其

摘要:在对项目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对成本的管理是重要的环节。成本管理是确保施工企业目标实现的基础,同时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产值不断提高,但是利润率却并不乐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筑单位成本控制不合理。在建筑工程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要想提高施工单位的竞争力,就要实现对传统成本控制模式的转变,学习和引进最新的成本控制方式,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

关键词:成本控制;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管理模式

1.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

1.1“两算对比”模式

1.1.1“两算对比”模式的概述

“两算对比”模式指的是施工单位在每个月月初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本月的成本控制计算,了解本月各个部门对资源的需求数量。在月末的时候,建设单位则会根据实际的成本使用和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并由会计人员将这些信息制作成报表。通过月初和月末成本控制的对比,就可以了解本月工程建设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成本信息的搜集,了解施工的实际进度,最终由财务人员在月末完成整个月的成本核算。这些核算信息可以成为下个月成本预算的依据。

1.1.2“两算对比”模式的缺陷

从整理上来说,“两算对比”模式较为粗放,对成本控制不够细致。首先,这种模式对各项成本信息的统计时间比较长,这很容易造成成本偏差的积累,从而使管理人员错误解决成本问题的最佳时机。与此同时,这种模式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主要是集中在某几个部门当中,主要是由财务人员负责的,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参与度不高。除此之外,这种方法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确保前瞻性,主要是以事后核算为主,并没有实现对成本的预算,也没有对成本信息进行动态控制。因此,“两算对比”模式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很难将成本控制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因此对于规模比较大、周期比较长和成本控制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并不适合。

1.2“成本-进度”控制模式

1.2.1“成本-进度”控制模式的概述

“成本-进度”控制模式采取的是成本动态控制的原理,通过对成本以及施工进度这两个因素的整体控制来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在这个过程当中,采取的最主要方法是净值法。该方法在应用的过程当中通常会配有专门的控制系统,为成本的动态控制搭建平台。由于这种控制模式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只在少数企业当中得到了应用。

1.2.2“成本-进度”控制模式的缺陷

与“两算对比”模式相比,“成本-进度”控制模式实现了对成本的动态控制,同时实现了从单一成本控制向综合成本控制的转变。这使得成本信息搜集和处理都更加高效。但是该模式在成本计划、资源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首先,如果工程项目部们并没有实现对施工信息的及时反馈,导致了成本偏差。该模式无法实现及时的偏差预警,而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信息的对比。其次,该模式下的控制系统没有自动计算的功能,也没有将工程量、工程进度等因素进行统一,当其中的某个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无法及时生成资源需求数量的信息变化。

2.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模式改进措施

2.1利用BIM技术

BIM技术可以通过信息模型的方式将建筑工程的物理功能表现出来,从而可以实现对建筑的全面化描述。在讲BIM技术应用于成本控制系统当中,可以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化的成本控制。在事前,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计算出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的成本与资源,同时还可以将各项成本进行细分,使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环节当中去;而在事中,则可以将工程实体作为成本计算的对象,通过对施工的动态管理来确保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在事后,BIM技术也可以充分发挥可视化的功能,对整个工程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各个环节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

2.2实现工期成本联动

工期成本联动指的是在成本控制的过程当中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进行联合管理。建设工程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和人力资源,这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设备的损坏和人员的意外伤害,还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从而增加施工成本。而工期成本联动可以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完成责任的划分,使各个部门和各区域的工作人員明确自身在成本控制以及质量管理方面的责任。这样一来,他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加强对自我行为的规范。与此同时,在工程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划分的情况来追求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2.3应用目标成本控制法

目标成本控制分解主要是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划分,对每个环节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从而降低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难度。例如:在前期招标阶段要求投标企业工程根据施工设计对修建环节进行划分,对资源投入进行估算。企业中标之后再次确定施工全过程投资成本与经济利润,然后对施工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制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按照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计划进行施工。降低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难度,提高成本控制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合理的选择成本控制方法。本文对两种传统成本控制模式及其缺陷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三种常用的改进模式,希望能够为建设单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肖斌卿,刘文龙. 基于成本控制的精益六西格玛模式创新研究——以跨国公司H集团HS事业部M系列产品物流优化为例[J]. 科学决策,2015(07):50-68.

[2]徐宁,张亚连. 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基于制造业“走出去”战略的视角[J]. 改革与战略,2018,32(06):127-131.

[3]王新,毛洪涛,曾静. 成本管理信息租金、内部冲突与控制绩效——基于施工项目的实验研究[J]. 会计研究,2017(08):25-33+96.

猜你喜欢
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