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研究

2019-09-10 12:55刘怀金仲宏明姜伟
关键词:行车安全安全管理

刘怀金 仲宏明 姜伟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矿区铁路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铁路车站中,行车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保证铁路安全的关键,本文在详细总结铁路车站行车安全重点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安全管理措施与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立足于现代化信息基础,对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铁路车站;行车安全;安全管理

引言

矿区铁路运输调度是矿区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凡与行车组织有关的日常生产活动都必须在运输调度的统一组织指挥下进行。铁路调度员要负责组织落实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和运输方案,及时发布有关行车命令和口头指示,正确、及时地处理临时发生的问题。行车调度工作由列车调度员单一指挥,根据列车运行图,统筹考虑管辖范围内的列车运行效率,同时,兼顾各个车站的作业情况以及施工维修进度,合理调整列车运行,是维护运输安全以及保证列车运行秩序的重要管理手段,能够快速解决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稳定性,在铁路大联动机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的行车调度指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调度指挥制度不完善、忽略了指挥安全、缺乏良好的应急能力、调度员专业素养较低等。

1矿区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的现状

(1)安全管理责任未得到有效贯彻。车站所采取的管理体系为: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集团一车务段一车站一班组。车站所采用的责任体系为:铁路总公司一集团董事长一段长一站长一班组长。这两种体系均存在五个级别。行车所运用的管理体系为:铁路总公司一铁路局集团一铁路局集团处室一车务段一科室一车站一车间一班组一岗位,存在九个级别。安全职责执行体制为:行车岗位人员一班组长一车间主任一车站管理层一站长一段科室一段班子层一段长一铁路局集团处室一公司管理层一铁路总公司,存在十一个级别。通过运用“5、5、9”的管理形式来真正贯彻“11级别”的职责,因所开展工作的环节较为复杂,导致其中产生了较多的问题,如管理的流程过于复杂、职责难以落实等。(2)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题。近些年来,在安全管理方面,铁路部门积极强化基础建设,举办各种活动,提出相应的指导思想,即“强基达标、提质增效”,极大促进了基础建设的进度。但是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重视现场、忽略基础;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等等,在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之后,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开展考核及监管工作,导致制度形成了空转的问题,并且该问题逐渐转换成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难题。例如,长期以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大多采用“人员盯人员”的人防模式,缺少有效的物防及技防措施,再由于工作细节及执行流程越来越细化,书面形式逐渐取代了实际应用,如此往复,对安全管理的落实逐渐成为了形式。(3)风险隐患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理。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趨重就轻等,因此必定会出现“习惯性违章”的行为。该行为指的是工作人员习惯性的做出一些与规章制度不相符的行为。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来开展研究,在每次大型事故的背后,必定存在着29例小型事故、300例未遂先兆和1000例安全隐患伴随。(4)安全预防工作无法从根源展开。通过分析安全事故的实际案例,不仅可以起到教育与惩治的效果,而且可以及时找出事故原因,有效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目前,对于造成事故产生的原因,大多只进行了表面原因的分析,对于根本原因及各个原因间存在的关系缺少深入的研究,着急定性追责,无法展现出事故的真正原因。而且在对事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人为影响因素,铁路系统应当开展独立的管理工作,对事故进行分析的人员也处于该体系中,在分析事故原因的时候难以做到自查自纠,也不能实现警示效果。通过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使隐患排查工作做到事先掌握、隐患治理做到提取控制,从而可以彻底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2提升矿区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的对策

2.1落实预见性工作思路,推动安全管理模式的变革

(1)遵照预见性的工作要求,在车站行车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设备、环境、人员三者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其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最为明显。正如文献所指出,现阶段人的思想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最终表现为利益格局上的改动。所以针对这一特殊性,在工作中需要从人员管理的角度入手,遵照“九零法则”的相关内容,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件发生。(2)未来工作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事后”安全管理思维观念,以“安全事故预防情况”作为评价工作能力的关键点,因此在实施阶段,可以充分发挥班组等基础组织的作用,从班组长入手,要求班组长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强化自身约束能力,逐渐将风险管理从“事后”转向“事前”,彰显预见性工作的优势。

2.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强化外部监督

针对调度指挥安全工作问题,要从制度入手,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由于制度不规范引发的调度指挥管理问题,加强外部监督与管理,促使调度指挥工作规范化发展,要以调度命令为控制点、以安全信息为关键点、以施工组织为着力点,确保调度安全有序。特别要卡死非正常情况下的列车放行条件,接到任何危及行车安全的信息后,现场情况难以判明时,要坚决拦扣停列车,做到宁可错停,决不盲行。要基于当下的铁路运输情况,根据两万吨、万吨、普列及其他列车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严格规范调度指挥人员的工作行为,促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提供明确的制度参照,规范调度指挥人员的工作行为。

2.3强化对风险要素的识别,做好风险防范

铁路车站行车安全事件的发生与人员、环境、管理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再加之事故本身就具有潜在性的特殊性。所以在风险防范阶段,需要从风险本身的特征入手,做好管理与干预,具体内容为:(1)危险性的风险管理。危险性的风险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并且在最初阶段表现不显著,甚至很多风险都藏匿在隐蔽环节中,并与员工的思维惯性之间存在关系,在工作人员的既有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一些安全事件因素出现,并影响了员工行为。(2)风险本身具有因果性的特征。车站风险总是与管理意识、管理能力、管理覆盖面、管理精细度的差距密切相关联。

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车站行车安全是运输体系运行有序、旅客安全、货品无损的整体表现,也是为了使运输生产活动完成位移而进行的一系列协调生产的结果。在行车安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工作思路,即长期紧抓基础、现实紧抓控制、环境紧抓完善,坚持全体成员参与、不断优化、风险为主的原则,整理好安全管理的思路,汇总各项资源,健全相应的条例,以稳固安全基础、加强管理,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预防机制,使安全关口不断向前推进。对车站行车所开展的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该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铁路中间站行车安全防范措施的研究与探讨[J].太原铁道科技,2019(03):40-43.

[2]张英奇.铁路车站行车安全重点问题与处置[J].减速顶与调速技术,2018(02):66-68.

[3]梁飞.铁路车站行车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9):90-93.

猜你喜欢
行车安全安全管理
夜间驾驶机动车注意事项
马蹄环断裂故障的分析与探讨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公交车司机的现状及其心理健康状况
低驾龄驾驶人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GYK对轨道车行车安全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