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过“人情关”

2019-09-10 07:22关山远
旗帜文摘 2019年3期
关键词:杨开慧工作

关山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回复给亲朋好友的信,信息量极其丰富,能够读出两大特点:其一,按规则办事,走正常程序,不搞特殊化。其二,言辞恳切,语气谦逊,从无居高临下之态。

在传统思维中,改朝换代,机会多多,毛泽东的亲朋好友中,务农的想进城,没有工作的想找工作,已有工作的想换个更好的工作,在地方工作的想进首都工作,毛泽东一律婉言拒绝。譬如,他的同乡张四维,大革命时期曾参加韶山农民运动,给毛泽东写信时,就职于中国盐业公司湖南省公司。毛泽东回复说:“一月十六日来信收到。吾兄已在盐业公司获得职业,甚好,应就此项工作努力,取得成绩与信任,不要来北京。”

1927年秋天,长沙,毛泽东与杨开慧和三个孩子挥手作别,这是这对夫妻相见的最后一面。“我失骄杨君失柳”,杨开慧是毛泽东追念不已的一生最爱。

开国大典前夕,毛泽东收到杨开慧哥哥杨开智的信,他喜出望外,回信:“杨开智先生:来函已悉。老夫人健在,甚慰,敬致祝贺。岸英岸青均在北平。岸青尚在学习。岸英或可回湘工作,他很想看外祖母。展儿于八年前在华北抗日战争中光荣地为国牺牲,她是数百万牺牲者之一,你们不必悲痛。我身体甚好,告老夫人勿念。兄从事农场生产事业甚好,家中衣食能过得去否,有便望告。此复。敬颂大安。毛泽东”

杨开智回信:希望到北京工作。但毛泽东回信拒绝了。

杨开智早在少年时代就跟毛泽东熟悉,而且毛泽东是非常感谢杨开智的。早年杨开智尽个人财力支持毛泽东开办文化书社,一直掩护帮助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革命工作。杨开慧惨遭杀害时,毛岸英只有八岁、毛岸青七岁、毛岸龙三岁。敌人故意把三个孩子放了,想以此当诱饵抓捕毛泽东。杨开智和妻子李崇德冒着杀头的危险,从监狱接回毛岸英三兄弟,在特务监视下,东躲西藏,担惊受怕。后来根据党的指示,又让60多岁的杨老太太和20多岁的李崇德舅妈扮着走亲戚的样子,冒险将三个孩子护送到上海地下党组织,交给他们的叔父毛泽民。

杨开智唯一的女儿杨展,1937年12月在长沙入党,1938年8月到达延安,1941年秋天在晋察冀边区英勇牺牲。

有学历,又是烈属,杨开智完全符合到北京工作的条件,但谁让他是毛泽东的亲戚呢?裙带之门不可开。

1949年10月9日,毛泽东给杨开智回信:“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杨开智后来一直在湖南工作,为人谦恭,生活俭朴。

毛泽东绝非无情。1950年7月19日,毛泽东给从未谋面的吴启瑞写了一封信:

启瑞先生:

五月来信收到,困难情形,甚为系念。所请准予你的三个小孩加入苏南干部子弟班,减轻你的困难一事,请持此信与当地适当机关的负责同志商量一下,看是否可行。找什么人商量由你酌定,如有必要可去找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同志一商。我是没有不赞成的,就是不知道该子弟班有容纳较多的小孩之可能否?你是八个孩子的母亲,望加保重,并为我问候你的孩子们。

此复,并颂

教祺

毛泽东

吴启瑞时任江苏无锡师范附小低年级教员,她的亡夫王人路的父亲王立庵曾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的数学老师。毛泽东后来回忆说:“立庵先生是湖南教育界知名人士,是我的老师。在立庵先生的教育下,我是受益匪浅啊!当时我喜欢读古文,而不爱数学,但立庵先生并不因此歧视我。”

毛泽东帮助吴启瑞,不仅仅因为她是王立庵的儿媳,而是因为她实在太困难了,一个单身母亲,带着八个孩子。毛泽东的复信,对这位艰难挣扎的母亲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毛泽东一直强调“实事求是”,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大量工人失业,许多群众生活困难。亲朋好友求助的,实在困难,他想办法给予帮助,但想换个好工作的,他细致做思想工作。1950年5月18日,他在給毛泽覃妻子周文楠的侄子周起鹗复信时写道:“先生仍以在现地工作为好,虽不适意,犹胜于失业者,尚希安心从事,然后徐图改进。”

禁止裙带关系,但有时也举贤不避亲,标准是:是否有益于党和国家。1950年8月6日,毛泽东致信王首道,让他安排给王季范买票来京。王季范是毛泽东的表兄,毛称其为“九哥”,但他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王季范提出“用贤才、立法制、崇道德”的治国方略,供毛泽东参考。王季范进京后,历任政务院参事室参事,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为党和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亲情、友情、乡情,“情关”难过,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进城“赶考”的难题之一。毛泽东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党员文摘 2019年02期)

猜你喜欢
杨开慧工作
湖湘红色文化—杨开慧文化创意系列
杨开慧:“牺牲我小,成功我大”
不工作,爽飞了?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红领巾请杨开慧烈士望党旗
选工作
杨开慧烈士就义实录
毛泽东为何对杨开慧愧疚终生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