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2019-09-10 13:57林爱萍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林爱萍

摘 要: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不但承载着现代文明,还承载着我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利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甄别和继承优秀文化是每位语文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以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入手,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语文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实践

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是每个高中生必备的技能,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于学生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找准渗透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如利用古诗词、文言文这种本身就具有强烈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利用诵读增加学生对于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理解

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占比较重,而学生对于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学习不感兴趣,一方面是由于文字晦涩难懂,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于当时的背景了解甚少、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多,导致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应找准传统文化和教材的结合点,让学生沿袭古人的学习方式(诵读),在进行教材的讲解时潜移默化的渗透传统文化。

例如,《寡人之于国也》中显示出孟子对于梁惠王治国之道的不赞同,并通过一系列的论述表达自己的看法,包括农业、渔业、服装饮食等等,各方面的简单介绍使得梁惠王了解百姓不增多的原因。这篇文言文中的名句较多,如流传至今的“五十步笑百步”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诵读,由于学生之前学过的文言文较多,对于基础词的认识也比较齐全,凭借反復的诵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文言文的朗读规则,并能够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分析文中的理论和观点,能够清楚的知道孟子的话中透露出的治国思想。同时,由于诵读是古人常用的学习方式,学生将自己的角色代入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更能够在理解这篇文言文的基础上明确当时各国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核心思想,体会到古人的传统文化,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当然,教师的指导并不能少,遇到学生不懂或是错误的理解方向时,教师可以稍加引导,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深入挖掘教材,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和教材的结合不但能够降低教材的难度,还能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具有全面的认识。这要求教师具有极高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能够明确甄别传统文化中需要摈弃和继承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质和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保证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够提高自身的修养。

例如,荀子的《劝学》极富传统文化,蕴含着“刚健有为”的精神,劝学中的“学”并不仅仅指现代以一种的学习,还包括通过积极的锻炼、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这与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念相一致。教师可以通过这篇文言文的解析使学生明确古人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并不仅限于课本。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他人身上的优势,并学会汲取优点为己所用,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三、引导学生学会传统文化的甄别和继承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中既有需要继承的“精华”,也有需要摈弃的“糟粕”,高中生的思想已趋于成熟,但看待问题或事物时仍不是非常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能够将自己的本领通过课文的讲解或是实践活动的开展逐渐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明确传统文化可能会带来的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后,学会分析需要继承的优秀文化。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就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进行讨论,分析儒家思想在当时治国、育人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儒家思想中比较偏颇的思想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妨碍。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发现认识传统文化的全新视角,还能在不同学生的表述中逐渐建立起自己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传统文化的赞美和批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众多优劣不一的传统文化中进行选择和传承,保证我国的传统文化永不泯灭。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解儒家思想在国外受欢迎的程度(直至今日,一些发达国家仍在研究儒家思想中的治国、育人精华,以及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加学生研究传统文化的兴趣,避免韩国将端午节“据为己有”等恶行事件的再次发生。

总之,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且多种多样,教学回归传统文化也是教学中的一大趋势。教师必须寻找多方途径来增加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在教学中能够找准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使学生在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后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做好优秀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连欣. 浅谈如何将传统文化融进高中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50-51.

[2]曾志辉. 立足传统文化 提高语文素养——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4):4-5+2.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