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

2019-09-10 14:56袁远芳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民俗文化渗透策略

袁远芳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对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民俗文化的应用可以使教学目标得以更快更好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并探究了具体的原因,最后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合理化渗透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分析;民俗文化;渗透策略

1 研究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工作是极其复杂的,而且的具体涉及的技巧有很多,但是真正适合自己学校学生发展的还需要教师予以探究。阅读技能和写作技巧的学习需要长期的时间才能够形成,高中生应该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我们教师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应该多下功夫,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民俗文化知识学习,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知水平。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是需要在长期的语文学习后形成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兼顾高中生语文实际水平,对于不同基础水平的高中生采取不同的民俗文化培养方案,促进高中生对语文知识体系的把握。力求把学生从机械化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以语文学科素养为核心,构建高效实用的语文教学课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来推动高中民俗文化教学的长期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2 研究现状

民俗文化已经引起了高中語文教学的高度重视,它可以和高中语文进行完美的对接,共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结合正是迎合了师生的需要,高中生随时随地接受语文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我们要通过可行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光靠课堂上课本的讲解是不足够的,如果想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还需要接受课本外的知识教育。高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探究过程,它的使用能够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改善教学方案的实施状况。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有的学生面对阅读与写作部分时,写出来的话论证过程缺少逻辑推进,文章的层次结构、谋篇布局不合理,这也就是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文学素养的原因。民俗文化不同于其他,不是能够通过背诵一段民俗文化知识内容就可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它需要学生充分理解相关内容,然后争取在学习能力方面实现大的突破。所以要想让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就要让学生在平时注意民俗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格局。要想实现有效且高效地高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就必须要求教师和高中生多交流。我们要让高中生明白日常语文知识积累对他们的重要性,从而在平时的民俗文化学习时间积累新颖有特色的民俗文化素材。

3 渗透策略

高中语文与民俗文化结合的实践教学研究已经成为了当前较为热门的一种语文教学研究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我们对此进行分析,主要提出几点渗透策略:

(1)加强民俗文化的解读,并鼓励学生学会积累语文素材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高中生没有养成语文素养的习惯,更是没有大量语文知识的储备。尤其是多数同学知识量少,或者没有时间学习汉语电影、影评、短文、名著和小说的习惯,导致他们没有充分的知识积累,更谈不上语文语感的形成。在平时课程中要求学生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民俗文化学习资料,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学生在这一个过程中就会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较深的认识,而且会提高关于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在前者的基础上,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我们语文民俗文化教学,要注重提高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主要是以高中生的民俗文化学习兴趣为主,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课程中会有经典民俗文化赏析这一环节,通过这一环节提高高中生兴趣,进而提高高中生对语文知识素材的积累,从而提高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当然还会有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专业学习,教师要求高中生在具体过程中反复理解民俗文化的不同,对基本民俗文化知识进行巩固,并能够举一反三,回答语文问题。同时,也帮助高中生完成学习目标,做到及时复习并巩固语文课堂知识。

(2)丰富民俗文化渗透方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的改革要结合现有的网络技术,深化教育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民俗文化和写作、阅读等语文活动是分不开的,只有注重两方面的结合,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民俗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如果说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民俗文化进行学习,那么效果是不佳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时间对部分特定主题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解,然后总结出不同民俗文化背景下语文知识的差异。同时,民俗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过程中需要让高中生对民俗文化中具体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信息、主要事迹等内容进行学习,然后让学生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以文章的形式写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通过引导高中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高中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学习的认同感,形成较好的语文素养。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捕捉心灵瞬间美感,让他们用心观察民俗文化的优越性,潜心学习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比如开展民俗文化有关的教学课程时,多考虑部分经典民俗知识巧妙之处以及优越性,并在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上创新,让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从而推动这项重要工作的开展。丰富教学方法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当然,在每次上课前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内容主要是课堂上需要传授给学生的民俗文化特点、以及知识点如何用典型的例句讲解出来。并且把这些需要讲解的内容记录在课本上,标记学习的重点难点,当在课堂上讲到重难点知识点的时候,再着重了解同学们的普遍接受程度,可以通过口头提问或者在黑板上现场解答的方法进行测试。这样不仅可以检验老师语文教学方案的合理性,也可以检验同学们对不同民俗文化知识的接受程度。

4 综述

如何让高中生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是教师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现在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压力大,许多学生不能够理解语文学习的整体知识体系,进而不能够联系经典领域的语文知识及素材,找出更多学习策略。现有各项条件下,高中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结合的实践分析工作应与现有的教育技术发展相结合,实现更高层次的教学效率提高,特别是与微课程、人工智能教学技术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要在这些方面着重进行改善,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晓宇.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策略[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4(02):148-148.

[2]王志强.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施策略[J].环球市场,2017(10):34-35.

[3]顾志勇.高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02):233-233.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民俗文化渗透策略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