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15:13刘军礼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刘军礼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上各界人士都越来越重视教育工作,且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和普及下,人们也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跟着不断更新完善,也就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高的教学标准,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水平,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是小学教学科目中的重点科目,也是难点科目。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进行更加有效的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孩子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使教学手段和方式更加具备灵活性与多样性,进而使教师教学效果和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使数学课程成为学生获得快乐的学科,同时也获得知识和成长。本文首先对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之后研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措施。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

数学思维是指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数学思维能力指的就是在这一理性活动中,学生思考的能力得到发展,通过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解答、总结数学问题和知识,属于一种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通常人们眼中的数学就是利用数学课本中的数学公式、定义,来计算解答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没有很大联系,但在实际上,数学是一门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数学中掌握了良好的计算能力,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依靠自己来解决在生活中出现的商品交易、测量计算的问题,再比如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夠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可以将数学模型与生活问题相结合,从而能够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学习数学学科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广泛应用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时会感到一些困难。而在培养学生具备数学思维能力后,能够让学生学习数学时相对容易一些,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计算中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对数学学科有了浓厚兴趣,也就会更加认真听课,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小学数学成为教学难点的问题得到一定解决。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方法

(一)、逆向思维的方法

逆向思维是发散式思维的一种其基本特征, 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新知识,打破了顺向思维的定式,更有利于学生全面考虑问题。通过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来求解习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求异和求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的课程时,会学习到长方形的特点,其中长方形的一个特点就是对边平行,这时,让学生去逆向思考一下,是不是对边平行的图形就是长方形呢,在学生思考后就会得出答案不是,因为还有正方形也符合这个条件,在学生思考过程中,就已经是在锻炼其逆向思维。通过让学生进行逆向思考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感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进一步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阶段是学生的一个活泼好动的阶段,此时的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长期集中在课堂上,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穿创设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课程时,因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好,在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知识时就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便可以利用可活动的四边形架子和三角形架子来为大家进行示范,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三角形的结构是比较稳固的,而四边形就容易发生变形,在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等,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并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进而对课程内容产生很深印象,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这样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够加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的课程知识时,教师可以使用生活中的钟表作为教学用具,通过拨动时针、分针、秒针,让学生来快速回答钟表上的时间,学生的快速应变的思维能力会在这时得到很大提升,在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知识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教师与家长合作,在学生回到家后,给学生固定一个时间点,让学生自己看时间去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可以是解答一道题、阅读一段文章,并在家长的陪同下将开始与结束时间记录下来,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切实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为学生和教师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同时,这也顺应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提高数学科目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具有很大影响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水平的基础上,使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23).

[2]盛保和.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6).

[3]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