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2019-09-10 07:22寇美微王欣媛
学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校发展

寇美微 王欣媛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完成新的任务走好新的长征路,做好育人工作,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注重自身的发展,从政治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等几个方面把握思政课教师发展的内涵,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也应从以上几个方面不断锤炼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价值,使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者,是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人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心职责是育人,是人类思想灵魂的开启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思想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者,是实现中国梦的筑梦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思想的播种者。作为教学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教师,其素质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尤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其特殊的学科特性,是一门对人的思想意识进行改造的学科,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价值观念、意识观点、思想行为不能得到正确树立,这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是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其自身的发展也理应有全新的展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内涵

(一)、政治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真懂和真信,只有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者,高校思政课教师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讲者和传播者,才能理直气壮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批驳各种错误思潮,才有资格充当青年学生思想的领航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正确的政治观点、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有明白大是大非的能力,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一条硬标准,这里没有半点折扣可打。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任教师大都具备了“为师”的诸多素质。但必须注意到,仍有部分教师在政治素质上存在问题: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当作一个饭碗,而不是为之终身付出的职业。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素质。

(二)、专业知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仅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科知识系统,同时还要有宽阔的知识视野,否则就难以帮助学科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必须具备丰富而系统化的教育教学知识。首先是要具备教育心理学知识,与时俱进地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思想背景、学习习惯、三观以及学生的信息等,做到知己知彼。其次是要具备教育的知识。对教育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前提。再次是要具备人文社科和科学知识。要能够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知识、常识,接近学生生活,接地气。第四是要具备学科知识。不仅要求教师有完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知识,更要求教师能够建立学科之间的知识图谱。第五是要具备教学法的知识。

(三)、专业技能

教学技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专业技能。首先是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践证明,先进的信息化环境及合理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机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此,随着多样化教学模式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不断走进课堂,教师更多的需要运用相关技术对教学内容创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师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其次是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虽是教师,但作为教学对象,学生的反应和反馈效果,是教学的关键,教学效果的评价在于学生的教学评价及今后走向社会后的社会评价,因此达到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的强弱。最后是教学实施能力。即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兴趣激发能力、教学方法选择和使用能力、教学过程调控能力、教学活动组织能力、课堂应变能力、课堂延伸能力等。

(四)、专业道德

师德更多强调以教师的身份开展工作时候的要求,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必须言行一致,努力做到公德私德相统一,实行专业道德的全覆盖。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对自己的的师德师风建设有着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对待工作对待学生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思想者和新时代的开拓者。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不断增强政治素质

讲政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自觉境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与道德规范的传播者与示范者,政治自觉应成为其必备的职业特质,这具体体现为三个层面:一是正确的政治认知,即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功底,同时对国家现行政治制度有充分认知;二是坚定的政治态度,即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并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三是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有着清晰的认识,并自觉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实践之中。

思政课教师同其他公共课教师有很大的不同,其特殊的角色作用和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决定了只有比一般教师具有更高的思想理论认识、政治觉悟以及责任担当,才能真正用心做好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在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方面不断提高自己,也应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时刻不能放松要求自己,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应更多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自我培养和提升,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和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心,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为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一名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思政课教师。

(二)、精通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为功底基础,一是广大教师应加强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相关著作,在把握相关著作的写作过程、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中掌握马克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提升教师课堂理论话语的深度和底气。二是要深入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文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和经验教训,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基本精神,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提升理论话语或意识形态话语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特别是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就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以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基础,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

(三)、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为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发展不仅与教师的理论掌握有关,还涉及教育教学技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教学技能,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丰富授课语言,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展现人格魅力和理论魅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要着力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名师示范和教学研讨等形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进行提升;各级教育部门可以通過评选优秀教案、精品课程、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推广先进教学方法以及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形式来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我们可以采用以老带新、公开课等形式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深入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特别是要引导广大教师适当使用一些大学生的生活话语和网络话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增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

(四)、要加强师德修养,率先垂范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品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源泉。因此,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铸就高尚品德,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发挥对学生的感染和激励作用。首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在于教书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书与育人二者不可分割,如何将教书与育人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落实到教学活动中,这是每一位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其次,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言传与身教是教书育人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相辅相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言传与身教,让学生切身去体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促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认同和接受,最终完成对学生的心灵和人格的塑造。再次,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求道不应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应该本着完成小我成就大我的心态,倾力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吴林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权及其提升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

[2]田欢欢、钱爱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2018.11.

[3]李春霞.《新时代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10.

[4]岳凤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学理论.2018.10.

[5]曹媛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提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高校发展
区域发展篇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