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

2019-09-10 07:22何婷
教育·校长参考 2019年3期

何婷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大脑思维过程具体化、图像化的方法。初三语文复习的知识点多而繁杂,要求学生具有整合知识的能力,而思维导图可以把知识系统化,方便学生记忆,提高复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初三语文复习课的现状

复习是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复习课是初三下学期重要的一种课型,需要对三年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知识多,覆盖面广,系统繁杂,对学生是新的挑战。传统的初三复习课上,有些教师把之前的内容“炒冷饭”,从字词到语言,面面俱到,缺乏对知识的高度概括能力和整合知识的能力。教学形式太单一,模式陈旧;有些教师讲得太多,在台上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则在台下缺乏兴趣,昏昏欲睡,语文复习毫无趣味,复习效率低,效果不好;有些教师没有教给学生方法,只是知识的灌输,学生不会整理知识和答题技巧。

思维导图的内涵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研究大脑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由此意识到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正在于此。以此为基础,托尼·巴赞于20世纪60年代创造了一种笔记方法,这便是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和Mind Map),也被称为心智地图、心灵图、脑图。

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根据托尼·巴赞本人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从其功用来看,思维导图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激发并整理思考。它采用“从中心向周围发散的非线性笔记”,促使人們去整理思维并让其可视化。它是一种图形技术,通常能使看不见的无形思维过程变得可感可见。一个人认识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别人可通过他画的图形直观地看到。思维导图不但能让人看到思维及其过程,而且还因为有了画的过程,使原本模糊的认识、凌乱的思绪变得清晰有序。

思维导图的意义

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到和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思维导图用色彩、线条、符号、文字对知识进行整合和归纳,给学生足够多的空间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学生感觉不是在一本正经地学习,而是在创造,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启发学生思维  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过程是思维在同化和顺应交替进行过程中使原有的认知图式得到建构和发展,即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思维导图是一种锻炼发散性思维和概括性思维的好方法。通过思维导图揭示知识的自身结构特点,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理清知识脉络,把握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整个知识体系,启发想象力和联想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概括性思维,形成创造力思维。

促进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传统的复习模式下,通常的做法是教师把学过的知识再重复多讲,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课堂复习的质量。这种复习模式说到底就是“师本教育”,这种模式的复习课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没有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复习质量可想而知。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复习,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从而使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加强学生团结  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组员积极配合,完成各自的任务,与小组成员互相学习,集思广益,与其他小组形成竞争状态,加强小组成员的团结。

思维导图的运用

课前  课前,我会设计一下问题或提示关键词,这些问题或关键词构成这一部分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沿着这些关键词去主动学习,自主预习相关知识,搜集整理材料,初步把握知识。

课中  我会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人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已预习已搜集的材料,头脑风暴,对有异议的知识进行讨论研究,充实知识,归纳重难点。小组成员分任务,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各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本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集中班级的智慧,突破重难点。然后老师总结,和学生一起评选出思维导图绘制得最好的小组进行表彰。

课后  记忆系统可分为三类:感知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初三复习的目的是将知识重新组合,建构知识体系框架,将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绘制思维导图时,我会提醒学生留有空白空间,以便课后复习时将新想到的知识填充进去。

学生将知识绘制成一张张思维导图后,在课后复习时只需拿出这几张导图,大大缩短了复习时间,减轻记忆负担,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改变以前死板的复习课教学模式,让学生快乐复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产生感悟和思考。同时应该加强对学生方法、技巧的点拨、指导和引领,鼓励学生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思维导图这种技术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互动,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老师的角色由知识的灌输者、讲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学习的主动者。这种技术改变了传统复习课的方式,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