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乒乓球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9-09-10 20:55魏丽艳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乒乓球教学模式

魏丽艳

摘要:以乒乓球课程分层合作教学为舞台、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介、以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依据相应的教学原则设计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资源,并使之服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乒乓球分层合作教学,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现代化。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提升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驾驭能力?如何保证课上课下、线上线下交流渠道畅通?如何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实现教学创新,是摆在乒乓球任课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乒乓球;教学模式

乒乓球作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深受学生喜爱。但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近几届学生身体素质与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传统教学教师讲解示范、组织练习部分远远大于学生主动吸收的比重,授课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依据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内容老套死板,难以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不仅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乒乓球兴趣也是一种慢性抹杀,直至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乒乓球技能的掌握与体育精神的培养。

时至今日,信息技术、互联网+日新月异,传统教学与新媒体融合成为必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着重强调以创新为先导。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特征与功能,分层设计乒乓球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每一层次的单一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于平台,并随之将练习方式与方法、重难点突破、训练手段、相关视频、电子课件、图片等推送至平台之上,满足学生课上课下、线上线下需求,构建全天候的在线移动课程,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练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乒乓球分层合作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乒乓球课程的教学弊端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乒乓球课程任课教师专业出身少,从校门到校门的多;专业技术少,理论知识多;教学经验少,承担课时多;进修培训机会少,学生人数多;分析讲解少,重复练习多。又受应试教育与竞技体育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统一安排授课计划,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单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的个性发展无从谈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率偏低,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学生大大降低了对乒乓球课程的兴趣,失去了学习乒乓球的热情,同时也严重限制了乒乓球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与优势

微信公众平台在分层合作教学模式中应用,实现了定点学习到移动学习的转变。现在的体育专业学生人人用微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乒乓球移动课程学习,为学生提供入口,学生通过扫一扫,点击进入乒乓球微信公众号,并添加收藏,师生之间的课上课下、线上线下交流随时随地变为可能。教师利用学校公免无线网络,申请微信公众平台,学生免费无限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延伸了教师的教学时空。教师将课程学习大纲、计划、分层教案、课程视频、文字说明、课下练习等材料推送微信公众平台,答复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利用后台数据对一定时间内学生阅读频率及转发次数进行查看,分析相关数据,实时掌握移动课程学习现状,并对学生的乒乓球移動课程学习及时予以指导。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设计

(一)学生分层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生源分布广泛,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基础迥异,教师在乒乓球课程学习之前,对教学班学生进行身体素质与专项技能测试,依所测数据合理分层,确定层次目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公布层次学习目标。根据层次目标确定分层教学计划,将课程学习的重难点与练习方法、解决途径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随时向学生推送任何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包括图文和视频,学生可以通过“置顶公账号”的设置,关注教师发布的内容,通过“查看历史消息的功能”查找前面发布的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前面学习技术与技能。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支撑,教师随时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监督与指导学生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将练习心得、小视频上传进行讨论与交流。

(二)微信公众平台设计

1.课前准备

围绕分层教学目标,注重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递进性、阶段性与系统性,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首先推送课程学习方法、单个动作视频(如正手攻球)、布置徒手练习方法,尽量做到课程学习前置,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利用后台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发布每次课学习的动作、练习的方法、辅助练习手段,对微信群中普遍性问题予以厘清,重点解答;对个别问题实行点对点单独答疑。对需要课堂解决的问题,确定层次,以所在学习层组建临时微信群讨论。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查看课程目标与学习任务,进行相关徒手练习,完成自主学习,遇到问题,上传群内讨论交流,并将讨论结果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2.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群组功能设置分层讨论区、利用微信墙设置签到和预习区、利用关键字回复设置答疑讨论区、利用投票功能了解学生学习与参与状况,并与课堂互动相结合,深化学生对所学动作的理解与掌握,养成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的习惯。学生结合课前的徒手练习,明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纠错等实践活动,师生之间完成无缝对接,教学相长,增进情感交流。而这种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学习交流方式在分层合作教学的层阶内形成良性反馈,促进学生理解乒乓球的内涵,掌握乒乓球的运动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3.课后总结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教师发布分层教学要进行的课堂活动、课时小结,推送相关的练习内容,技战术应用与实战,供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运用。对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薄弱的低层学生实施个性化指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上遇到的疑难问题。所指导的练习方法与提高措施来自于后台提问。定期展示学生练习的小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点赞和评价功能,累计学生点评次数,课程结束时查看学生的参与度。

(三)学习评价

传统的体育专业乒乓球课程考核一般分三项:出勤、课堂表现、技术呈现(技评与达标),对学生的进步幅度、课程参与度等难以量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难形成正面反馈。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乒乓球分层合作教学采用“技能呈现+学生自评+学生分层互评+微信参与+教师评价”的评价方式,涵盖学生学习全过程。学生自评是基于分层目标下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学生互评是学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同层学生予以评价;微信公众平台在课程结束后能够对相应的历史进行查看,观察那层那个学生参与的最多,发布的练习视频最多,课程参与度的评价得以实现;教师评价是在学生自评、学生分层互评与微信参与基础上的评价。

四、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乒乓球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受到体育专业学生的普遍欢迎。首先,学时场地限制及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基础差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的同时,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课堂时间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拓展,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进课堂,促进其自主学习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其次,乒乓球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了学生与教师有效沟通的桥梁,解决了课下找不到教师的尴尬问题,有效弥补师生交流的缺失,促进师生之间的相融相处。第三,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主动建设乒乓球移动课程,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渠道通达,满足学生个性化和移动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丽青.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2]朱云霞.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9):129-130.

[3]查显屹.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 (16):70.

[4]米云云.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 (12):112-113.

[5]黄晶.体育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 武汉体育学院,2015.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平台乒乓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乒乓球与大铁球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迷你乒乓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