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考背景下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 20:55武莉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中生教学策略

武莉

摘要:长跑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项目之一,但是一直以来,中长跑项目都是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容易忽视的教学部分。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长跑项目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在中考背景下,深入分析了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初中体育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考背景;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策略

中长跑项目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中长跑项目教学质量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提高中长跑项目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对于促进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由于中长跑项目强度较大,对于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和呼吸系统的要求较高,同时由于中长跑项目时间较长,整个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相对枯燥,所以学生一般都不愿意进行中长跑项目练习。所以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深入分析基于中考背景下的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初中体育教育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中考背景下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初中生对于中长跑项目存在恐惧心理

有关数据资料显示,当前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已经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而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将造成十分严重的问题。体育教学是提高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尤其是中长跑项目,对于锻炼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耐力,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是从当前的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中长跑是众多运动项目中运动量较大的,对于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脏系统的要求较高,并且因为运动时间长,运动过程相对枯燥,一直以来都是初中学生比较恐惧的运动科目[1]。同时由于在中长跑运动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和准备工作,很容易会出现下肢无力、呼吸困难的现象,这些生理上的不适感觉更加剧了学生对于中长跑项目的恐惧,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参与中长跑项目。

(二)中长跑项目枯燥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初中体育的中长跑项目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距离较长,耗费的时间较多。同时在进行中长跑项目运动的时候,学生的动作形式也非常单一,只是进行简单的重复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还会坚持,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很多学生就会出现一定的抵触情绪,参与中长跑项目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的整体质量[2]。在此过程中,老师对于中长跑项目也缺乏良好的认识和研究,因此在采取教学方式的时候一直沿用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不能积极创新中长跑项目教学方式,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导致初中生每次上体育课都像完成任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教学质量很难实现有效提升。

(三)不注重个体差异,缺少差异化教学策略

中长跑项目对于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这个项目教学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有些学生无法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而这又不是学生的主观原因造成的,是由于身体素质达不到中长跑项目教学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中长跑项目教学策略。但是从当前的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老师并未对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给予重点关注,在中长跑项目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形式,并且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此时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达到老师的教学要求,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严重的可能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后续教学的有效开展。如果老师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予以解决,将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跟不上中长跑项目教学的整体进度。除此之外,这种统一的、缺乏差异性的中长跑项目教学形式还难以满足那些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制约学生发展。

二、基于中考背景下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中长跑项目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中考背景下的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实践中,老师一般都采取相对单一的教育方式,教学过程中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根据一般的教育理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这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适当提升中长跑项目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教育效果[3]。为了实现这样的中长跑项目教学目的,老师应该积极创新传统教育观念,不断丰富中长跑项目教学形式,培养学习参与中长跑项目教学的积极性。

比如老师在中长跑项目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变换跑的形式,丰富中长跑项目教学参与方式。对于刚刚参加中长跑项目教学的学生来说,可以用跑走结合的形式,使学生逐渐适应中长跑的过程,减轻学生参与中长跑项目的心理负担,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丰富中长跑项目教学环境方面下功夫,将学生带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下开展教学,比如之前学生跑步一般都是在操场上进行的,周围的环境较为单一。老师可以将学生带出操场,让学生在校园之中进行中长跑项目,感受校园之中的美景以及来自不同环境的刺激,进而在身心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完成对中长跑项目的学习任务,减少学生的疲惫感。

(二)注重学生差异,积极开展针对性教学

中长跑项目教学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因此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能够较好的完成中长跑项目教学。因此在中考背景下的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重点关注,然后根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中长跑项目教学策略,从而在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实践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精神。这就需要老师在进行正式的中长跑项目教学之前,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老师可以通过体能测试的形式了解,也可以在平时的中长跑项目教学过程中进行仔细观察,最终确定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

然后对于身体素质不好,不能有效完成中长跑项目教学的学生,可以设计针对性的中长跑项目教学计划,减少中长跑的距离,或者采用其他的形式,达到锻炼身体素质的良好效果,这样身体素质不够好的学生也能得到有效的训练,而且也能避免这些学生对于中长跑项目教学产生为难情绪,影响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4]。对于身体素质非常好,之前中长跑项目教学任务无法达到学习要求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的提高中长跑项目教学难度,延长中长跑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并且能够在中长跑项目教学之中有所提升,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通过这种中长跑项目教学形式,可以使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都能在中长跑项目教学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符合中考教育发展的背景,對于提高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积极更新中长跑项目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形成的,这些教学理念是教学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必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形式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教育形式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传统教育理念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提升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教师就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全新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中长跑项目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中长跑项目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为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结语

在中考背景下的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以中考为教育导向,积极创新和改进中长跑项目教学形式,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消除学生对于中长跑项目教学的恐惧感,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邱志伟.初中生中长跑专项速度训练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 (4):110.

[2]郭建虎.游戏教学法对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影响的研究[J].速读(下旬),2017 (12):20.

[3]董林成.浅析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教学中抗挫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8,8 (8):152-153.

[4]闫树先.浅谈初中生中长跑心理障碍[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 (9):30-30.

猜你喜欢
初中生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