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武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9-09-10 20:52韩帅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教学方法

韩帅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课程也经历了新的改变改革,许多高中开设了武术教学或者改良了武术教学方法,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学校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学方法虽然有改变但核心仍延续传统模式,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难以提升。分层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这一方法的特点,探讨其在高中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武术;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追求统一化、集体化,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方法虽然能加快教学进度,但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帮助不大,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教育环境。分层教学法提倡根据学生特点划分层次进行教学,这与武术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十分相匹,很适合被运用到高中武术教学当中。

一、分层教学法概念

(一)分层教学法的定义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差异划分层次的教学模式,教师以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再根据所划分出的学生的层次来制定不同标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适合自身的教育,尽可能地得到充分发展。但在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时要注意不能损伤学生的尊严与人格,要以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为前提。

(二)分层教学法的特点

分层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充分考虑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基础较薄弱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完成基础的教学要求并且有所进步,较为优异的学生则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分层教学法也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更加努力,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区别对待原则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后半阶段,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上都存在差异,最大的不同之处体现在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所以在采用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既要认真对待学生之间的不同点,又要把握好学生间的共同点,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以武术教学的教学目标为标准,将这一标准下水平相当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层次。这样一来,既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合作学习理论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合作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让学生进行集体合作,而是让已经分层的学生根据所划分的类型分组,同组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必须的教学要求后,与同组的学生一起进行合作,实现更大的进步;此外,不同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积极性

對于高中学生而言,积极性是促进其学习效率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文化课而言,学生在体育课程上的差距会更大,这是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所以,在高中武术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朝着适合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并且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身信心,也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培养出终身运动的习惯。

(二)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武术课程内容丰富,有多种武术项目,但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往往采用集体统一教学的方式,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甚至身体受损伤。在实际教学中,身体素质较好,或者有一定武术基础的学生经常会感觉教学内容简单,能很快掌握所学;而对于身体素质稍差的同学,掌握教学内容的时间很长,很难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武术动作,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合适的武术教学。

(三)提升创新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般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没有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教学效果不佳。采用分层教学法,不同的学生能够学习不同的武术动作,一方面由教师示范讲解基础的武术动作和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授不同难度层次的武术技术动作,满足其需要。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充分掌握所学,其后进行自我提升,自我创造,提升自我创新意识。

四、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武术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学生与教材的分层

分层教学法需要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分了解。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熟知学生有无伤病史,还需要了解学生是否有武术基础,如果有,水平如何。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就需要在正式授课前对学生进行柔韧度,耐力,协调性的测试,并且采用问卷调查,单独谈话等了解学生的各类信息。此外,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前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分层的要求有所了解,不能直接进行教学,否则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影响后期教学。教材的内容也存在难度分层,教师需要将不同难度的武术技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对应,对于掌握速度快有进步空间的学生,可以让其提升层次继续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不能仅凭自己的经验来划分,要以教育部下发的教学大纲为基础,合理地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才能在满足学生个人学习需求的同时实现整体的进步,推动教学工作的进行。假如分层之后的学生依然要实现统一的教学目标,那对于某些学生就不够公平,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没有帮助。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以教材的基本教学内容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对于水平更高的学生,则可以在教材提出的教学指标之上稍作提升,让这些学生不断突破提高自我。教师在分层之后,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让低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层次的提升,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

对学生群体和教学目标的分层都是宏观上的层次划分,教师还必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层,细化教学方式,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程度的武术技巧学习。武术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都有要求,需要上下肢结合来完成技术动作,这时就需要运用分层教学法。例如,武术基础动作中有“弓步冲拳”这一连贯动作,分为“弓步”和“冲拳”两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会先教授上肢的冲拳动作,再示范下肢的弓步动作,让学生依次学习,最后进行连贯的练习。这时,针对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学生记住要点后让其直接进行整体动作练习;而低水平的学生则需要分别掌握好两部分动作后再进行连贯练习。但是需要注意,教师应该对低水平的学生多做鼓励少做批评,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四)评价与考核的分层

高中体育课程离不开课程考核,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目前大部分学校采用的考核标准都是整体统一的,这是为了匹配大部分高中采用的集体式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教学法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标准也划分层次。首先,考评标准把学生的考核数据指标作为唯一标准,既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也结合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其次,评价的定位重点不应该放在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上,而应该是学生经过一学期学习的进步程度,以此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最后,考核标准的划分不代表降低考核要求,要考虑武术教学的总体目标,体现出考核自身的层次性。通过评价与考核,既让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真实的了解,也让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让学生通过学习武术来认可自己,感受运动的快乐。

五、结语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武术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既能达成基本都教学目标,又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更好地提升高中武术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潘其扬.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 (04):197.

[2]李岳.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分层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 (17):181-182.

[3]扶大勇.在高中武术模块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要点探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 (07):83.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