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院校散打教学效果的研究

2019-09-10 20:55陈超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技术高职院校能力

陈超

摘要: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散打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散打运动是武术对抗形式,也是武术的精华与最高表现。现代散打不仅保持了自身特点,也吸收了自由搏击和泰拳、跆拳道等各项对抗项目的技术精髓,在短短的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已经日渐完善,并且在世界范圍内也迅猛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散打教学效果,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反应速度以及技术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散打教学;能力;技术

在高校内开展武术散打教育,能够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够有效普及并提高武术散打运动的水平。但是由于散打项目要求较高且难度大,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点问题。

一、散打教学内容

散打理论教学是难以忽略的重点环节,通过讲解和电教展示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到散打的起源以及发展、技术原理以及世界搏击技术的精髓。通过学习散打理论知识,能够领悟我国多民族文化以及尚武精神,从多角度体会习武内涵。武术有无以官德的优良传统,武德包括尊师重道与重义守信、正直谦和与仁爱,在高职院校散打教学过程中,武德也赋予了新的内容,通过散打教育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培育集体主义观念,能够积极踊跃的与恶势力和歹徒作斗争,增强学生的勇气和毅力。由于散打技术分类复杂,缺乏固定的形式,在实战演示时主要是根据对手和现场的情况,随机应变的采用多元化散打技术。散打技术的拳法与西洋拳法有所不同,拳击和散打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拳击用的方法和部位有所不同,拳击只允许选手正面击打散打,则可以从正面背面、手掌等众多方面进行击打。当前高职院校散打的拳法技术有易学和实用等众多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突出这一点内容,有助于确保散打教学更加实用和丰富。

二、提高高职院校散打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由于武术散打是具有较强对抗性的项目,散打课的关键环节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高职院校传统散打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上课时间训练过于单调乏味,具有较强的重复性,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也难以提高自身的出拳和摔法速度。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散打能力,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有良好的体力,确保精神保持最佳的状态,以及各关节的灵活性和韧带肌肉的弹性。通过增强学生的全腿和摔法爆发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散打练习中,能够将多元练习方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结合,并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二)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由于散打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学生在对抗时必须具有良好的注意力以及攻击意识,反应必须灵敏,能够保持精确的距离感和空间判断水平,也能够克服自身的惧怕心理,保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耐力,才能够产生胜利欲望。所以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逐步提高自信,充分发挥散打技术水平。

(三)抓住关键技术,变难为易

培养学生浓郁的散打锻炼兴趣,使学生所学习到的散打技术能够具有实用价值,由于散打训练是双方必须共同进行的,容易出现体力和精神疲劳现象,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多元方式予以引导和帮助,有助于学生缓解疲劳状态,产生兴趣并易于接受。例如练习左手直拳动作时,可以演变为集体原地直拳空击练习也可以采用小组方式,两人一组,一名学生举起手掌当作亮靶练习,而另一名学生持靶进行打靶练习。通过防身术中的右手直拳应用和空击的防守等各项技巧应用,教师可以通过轻松完美与准确无误的展示,才能会使学生感觉不乏味,从而积极踊跃的参与散打练习中。

(四)强化武德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知也在实践活动中予以体现,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由于高职阶段学生处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重点时期,是学生智力与思想发展的重点阶段。所以在散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学生先习德,通过潜移默化的心理训练,使学生能够客观正确的对待对抗,能够正确认识到对抗是将学习的技术和战术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切记不能带有任何的情感因素对抗,是相互学习互相交流的重点平台,有助于提高散打技巧,并不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选修散打时,在教学练习中体验疲劳和疼痛、伤害等等,培养学生勇敢且坚毅、果敢与自信的意志品质,通过习武理念的学习,提高学生思想认知,进一步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进行模拟实战训练

高职院校散打教学中,教师也应当进行实战训练,由于引起实战刺激的因素众多,所以教师必须遵循生物反馈训练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择实战气氛,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合理的设计实战环境以及具体条件。通过模拟对手的攻防技术和战术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反复练习感受反应速度感和距离感、方位感以及攻击时机,切实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散打应对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体育课教学是较为复杂的心理与体力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情绪变化予以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散打练习过程中能够保持较为稳定且良好的心理素质,切实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亮.试析竞技散打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困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6,25 (3).

[2]张胜久,刘媛媛.制约我国散打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03).

[3]李成浩.浅谈散打运动发展中武德教育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04).

猜你喜欢
技术高职院校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