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改革思考

2019-09-10 21:34石燕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队伍建设实验室

石燕

摘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促进该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发展的必然措施,并且对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有非常大促进作用,而对实验室建设的改革将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文章对现阶段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资源共享;队伍建设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很多高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实验室是根据理论科学的类别来设置的,不同类型实验室之间的协调与融合非常少,属于封闭性较强的实验教学管理方式。这种实验室建设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内部相关资源的流通与共享,从而对实验室教学与学生实践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进行进一步改革,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的功效,提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水平。

一、当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各实验分支机构相对独立

在国内各大高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的组成结构中,常常从专业课程建设的具体需要出发,又相继独自成立了不同的分支实验机构。这部分新成立的分支机构大都立足于自身利益,过于追求自身的完整程度,而相对忽视其他分支实验机构的建设。这种情况就在很大程度上使高校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中,资源分配方面产生较高的重复性问题,导致相关实验仪器设备无法得以充分利用和有效补充,对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带来很大的限制,从而无法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1]。

(二)实验室资源共享不足

目前,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较为迅速,过去的运动人体实验室建设模式,采用的是学科分离、各自独立运行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运动实践的实际需要。传统模式的长时间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运动人体科学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与此同时,相比于西方先进国家,国内各大高校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在规模、水平与成果方面都还相对落后,就算在学术积累以及传统方面也相对较为薄弱。所以,面对这些情况,我国高校必须对运功人体专业实验室建設进行改革。

(三)实验教学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国内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源于高校一直以来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实验的不正确思想的影响,导致专业实验教学长期不受重视。从实质上讲,运动人员科学专业实验的进行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而高校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无法实现知行合一。另外,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造成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与协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专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改革措施

(一)打造创新性实验室

第一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可从专业内部结构出发,有效调整当前的实验项目,把以单一课程为主的课程设置方式,转变为由多种相关课程一起进行的综合实验课程,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层次和明确功能的结构。第二点,积极改革以往验证性的实验模式,设置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使实验模式逐步由验证性向设计性与创新创造性转变。同时,将选修实验与必修实验有效结合起来,将现有实验与创新实验结合起来,以创建新型实验模式。第三点,大力推行导师制,构建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及时更新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有效开展网络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不断探究该专业虚拟仿真实验的实践和运用方式[2]。第四点,将实验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充分掌握实验相关原理、方法与目的,还要具备应用实践的能力,使其能够有效解决专业相关的各种具体问题。

(二)打造综合性实验室

国内各大高校的运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建设相关的资源投入,根本无法满足该专业目前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学科交叉与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方面的部分重要问题。

第一点,各高校应将各种功能单一、无法形成一定规模且难以达到一定水平的实验室进行合并,例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以及运动解剖学等功能不健全的实验室合并为综合性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第二点,将该专业的特点充分凸显出来,统一调配原先不同学科实验室的资源,以有效提升实验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各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与交叉,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验水平,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第三点,各大高校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这样就能在基础与技术等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整个学校的资源,从而在有限的实验室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有效打造该专业的特色优势。

(三)打造高水平实验室队伍

加大实验室队伍建设力度,是提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第一点,各大高校应采用多种措施吸引专业人才来开展实验室工作,以快速打造自身的教师队伍。第二点,各大高校应从整体上提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开阔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面,将实验室技术人员只能固定在一定实验室的局面打破,由实验室全面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第三点,高校应促使实验教学人员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和熟练掌握相近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只要能独自开展两科以上的实验教学活动,以充分提高实验室人力资源的共享水平。第四点,高校可通过流动编制的设立,来聘用本校研究生作为实验指导教师。另外,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改革,还可以积极参考其他学校以及专业的改革方式,不仅要提升现有实验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还应运用多种手段不断招揽实验工作相关的高学历人才,从而全面推动实验室建设的改革。

(四)打造开放性实验室

第一点,开放知识传播方式。首先,高校可向学生开放实验项目,让学生自己选择或者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开展预约式试验教学。其次,高校应建立相应的实验室网站,把所有实验项目及其实验内容与方法编制到网页中,向全体学生公布。再次,高校可将一些仿真实验与虚拟实验纳入到网络中,使学生通过网页来获取知识,从而进行部分实验操作[3]。

第二点,开放实验对象。运动人员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其所开展的实验项目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这些实验项目不但能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增强,还能积极为社会大众的健身与健康提供有效的指导。实验室可利用心电图、血压等多种项目的检测与分析,对社会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合理评估,并为社会群众提供健身、体质测评等生理问题相关的咨询服务。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还可从社会群众的实际身体状况出发,特别是心臟病以及高血压等特殊人群,为他们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也就是运动处方,从而为社会群众的健身计划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不但能够为社会大众的健身方面提供有效指导,还能进一步指导各种运动员的训练。实验室在对运动员心肺功能及其运动过程中尿蛋白等方面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对运动员的实际运动水平以及运动后的具体恢复能力进行评定,来综合判断运动员的发展潜力。在为运动员制定训练处方的同时,还能为制定一定的测试标准为运动员选拔或选材提供有效指导。

三、结语

总之,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改革,对高校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增强以及实验室自身工程充分发挥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大高校应对当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刻认知,并据此合理优化实验室设置,打造综合性实验室,积极调整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打造创新性实验室,不断增强实验室社会功效,打造开放性实验室,并积极引进人才,大力打造实验室工作队伍,从而全面提升运动人体实验室建设水平,为高校与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任爽.试论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的实践意义[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 (10).

[2]俸烨.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管理探析——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 (1).

[3]刘宗豪.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模式与支撑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 (11).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队伍建设实验室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贵州铜仁万山区: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